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长水  韩苏乔  周童  王星  董小耘  卜平 《中草药》2018,49(24):5751-5755
目的对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MCI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据对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从黄花三宝木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发现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7个香豆素类:酸橙素烯醇(1)、水合橘皮内酯(2)、花椒毒素(3)、佛手柑内酯(4)、异茴芹内酯(5)、别异欧芹属素乙(6)、异去甲基呋喃羽叶芸香素(7);2个苯丙素糖苷:3,4-dihydroxyallylbenzene-4-O-β-D-glucopyranoside(8)、1-O-β-D-glucopyranosyl-4-allylbenzene(9);1个苯乙醇类:1-(2-ethylphenyl)-1,2-ethanediol(10);1个生物碱类:8-hydroxy-3-methoxy-5H-pyrido [2,1-c] pyrazin-5-one(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三宝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蛇藤提取物(CO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O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OE对SGC-7901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COE作用后的SGC-7901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MMP2、MMP9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TIMP1、TIMP3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经COE作用后的SGC-7901细胞中MMP2、MMP9、TIMP1、TIMP3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穿膜数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IMP1、TI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中MMP2和MMP9的m RNA水平有轻微升高趋势,而TIMP1和TIMP3的m RNA水平明显大幅上调(P0.001)。结论 COE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蛋白水平直接相关。而其作用的实现,很可能是通过直接上调TIMP1和TIMP3的m RNA转录水平从而提高TIMPs蛋白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陶丽  刘延庆 《江苏中医药》2018,50(12):71-73
目的:探讨南蛇藤活性组分南蛇藤多萜(TTC)与4种一线化疗药物的联用效果,为南蛇藤作为潜在化疗增敏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TTC分别与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紫杉醇4种常用一线化疗药物联用对A549、H129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果,采用Combenefit定量药理学软件的Loewe相加模型评价TTC与化疗药物间的潜在相互作用。结果:TTC普遍在亚半数抑制浓度sub-IC50(25~50μg/m L)下与4种化疗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在A549细胞中TTC与紫杉醇的协同抗肿瘤活性最强,而在H1299细胞中TTC与吉西他滨的协同抗肿瘤活性最强。结论:南蛇藤多萜与化疗药物联用体外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从而有望被进一步开发利用成为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2RX7的表达水平与胃癌脾虚毒蕴证的相关性,并探讨胃癌脾虚毒蕴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胃癌新发病例的中医四诊资料,填写中医症状调查表,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的手术或胃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P2RX7表达与胃癌脾虚毒蕴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有肿瘤家族史者21例;P2RX7高表达者47例,低表达者33例;TNM分期为Ⅰ期者4例,Ⅱ期者19例,Ⅲ期者44例,Ⅳ期者13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毒蕴证者36例,非脾虚毒蕴证者44例。胃癌脾虚毒蕴证患者的P2RX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非脾虚毒蕴证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2RX7与脾虚毒蕴证存在相关性(R2=0.25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2RX7蛋白高表达和肿瘤家族史是胃癌患者脾虚毒蕴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脾虚毒蕴证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2RX7显著高表达,胃癌患...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均较高,我国因为胃癌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49. 8万人。由于早期胃癌的发病特征不明显,多数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均已是中晚期胃癌,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晚期胃癌的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早期胃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胃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目前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切除、淋巴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外,中医药因其中毒性低、治疗效果好、价格低的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多因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素体亏虚而致痰凝、气阻、血瘀与胃发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中医治疗多以化痰解毒、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为主。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在临床中疗效显著、作用广泛,其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CM)的水解,激发肿瘤失巢凋亡,抑制淋巴管新生,调控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途径来治疗胃癌淋巴转移。文章从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淋巴转移中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揭示中药作用的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cross-talk)是指众多信号通路共享同一关键组分,形成一种蝴蝶领结(bow-tie)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交叉对话对终末基因的调节表现出功能冗余、协同及拮抗,同时又要避免通路之间互相串扰带来的信号噪音或信号溢出,进化出一套维持细胞对不同外界应激产生特异性应答的绝缘(insulation)机制,对维持细胞内稳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交叉对话及其分子绝缘机制提示:对话分子对细胞命运调控的两重性,要求实现靶向对治疗有利的对话分子而避开对治疗不利的对话分子;对话分子以大分子复合物为功能载体,在信号绝缘中对话分子互作界面构象的高度可塑性,设计开展药物结合与药理活性关联性研究。因此,以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及其分子绝缘机制指导创新药物设计,对解决当前药物研发的瓶颈和临床困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DJ-1是PARK7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肽酶C56蛋白质家族,PARK7基因的缺陷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症。DJ-1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它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雄激素受体介导的转录调节子,也可以用作氧化还原敏感的分子伴侣,氧化应激传感器,还可以保护神经元免于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此外,DJ-1还与线粒体自噬、能量代谢、线粒体稳态、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等生命过程有关。然而目前,DJ-1蛋白的精确功能尚不是很清楚。该文对DJ-1蛋白调控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分子基础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疾病探讨其潜在价值,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必要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为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OE)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COE通过影响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促进胃癌凋亡的一种全新的作用机制,为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染色联合流式细胞实验用来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OE (20、40、80 mg·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染色实验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OE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OE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xL(Bcl-xL)、Bcl-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用透射电镜检测COE处理后的胃癌细胞线粒体微观结构的变化,包括线粒体膜完整性和内部嵴的变化。COE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线粒体标志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DAC)、抗增殖蛋白1(PHB1)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的变化。结果 Brdu染色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OE组(40、80 mg·L-1)胃癌细胞的增殖比例明显下降(P<0.05)。AnnexinV-FITC染色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OE组(40、80 mg·L-1)胃癌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增加(P<0.05)。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COE处理后组胃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OE组(20、40、80 mg·L-1)促进胃癌凋亡的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COE组(40、80 mg·L-1)胃癌细胞凋亡抵抗相关蛋白Bcl-2和Bcl-xL表达显著降低(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OE组胃癌细胞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膜内出现了很多空泡,线粒体结构出现破坏,线粒体内出现空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OE组(20、40、80 mg·L-1)胃癌细胞中与应激反应有关的蛋白SOD1表达增高(P<0.05,P<0.01),COE组(80 mg·L-1)与线粒体稳定和通透性相关的蛋白VDAC、PHB1和HSP60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COE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OE破坏胃癌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激活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冯心怡  褚泽文  罗园园  刘延庆  王海波 《中草药》2022,53(12):3863-3869
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并证实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中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研究已近20年,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胃癌活性。已经被分离和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包括萜类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和苷类化合物等,其中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癌的主要作用为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抑制胃癌血管生成和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等。这些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南蛇藤抗胃癌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南蛇藤抗胃癌的有效成分及其南蛇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2个方面对南蛇藤抗胃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抗肿瘤中药南蛇藤中的二萜类化合物雷酚萜(Triptonoterpene)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雷酚萜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雷酚萜对胃癌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凋亡实验评估雷酚萜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JC-1)检测雷酚萜对胃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雷酚萜对胃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用来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重要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雷酚萜干预BGC-823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减慢;与对照组比较,雷酚萜高浓度组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且呈蜂窝状;雷酚萜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而且被PI染色的数量明显增多;同时雷酚萜组细胞中表示JC-1聚集的红色荧光减弱,表示JC-1单体的绿色荧光增强;另外雷酚萜组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雷酚萜干预胃癌细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