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机理为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或改变细胞脂质代谢过程触发AS的产生以及加速其形成,并通过诱导细胞的转化,活性介质的释放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从而形成AS的典型病理改变。主要病毒为疱诊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心肌缺血90min后,再灌注60min,与之比较细胞内Ca2+明显增加,伴Na+升高、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说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a+升高、Na+-Ca2+交换增加,Ca2+-ATPase活性降低是细胞内Ca2+超负荷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摘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郭志凌,赵华月,付良武穿心莲提取液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观察其层析分离纯化后的有效成分API(0134)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浊法测定PAI0134对大鼠血浆血栓素B2浓度,血小板TXB2生成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静脉注射API013470mg或100mg.kg显著降低血浆TXB2浓度,其降低2率分别为38.8%和51.6%,API0134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和TXB2生成,抑制率分别为27.8%,39.5%,和41.4%,53.6%,两抑制率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放免法测定实验性犬心肌梗塞和溶栓后再闭塞时血浆中GMP-140、TXB2、6-K-PGF1α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肌梗塞溶栓后再闭塞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血栓形成时血浆中TXA2稳定代谢产物TXB2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溶栓后再闭塞率高(87.5%)的非治疗组(B组)。在溶栓后4小时至溶栓后3天期间呈进行性升高(p〈0.01),而在再 埘经低(16.7%)的API0134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后静脉溶栓对信号平均心电图的影响(摘要)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涂玲,余枢,吕文清1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塞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溶栓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它并不依赖于左室功能的改善,而是消除了心律失常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汪道文,吕家高,陈桂玲,陆再英(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30)1994年2~10月收住我科或在急诊科治疗的10例病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9~68岁,入院时或住院过程中出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超声观察射心通胶囊和消心痛胶囊对心绞痛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射心通治疗组和消心痛治疗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经射心通胶囊和消心痛胶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在治疗后反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参数,如肱动脉加压实验前后的内径百分变化率、血流量百分变化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在治疗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血流量百分变化率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射心通胶囊和消心痛胶囊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的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近发展的经皮激光心肌打孔术治疗慢性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激光( H O: Y A G laser)心内膜心肌打孔治疗 11 例顽固性心绞痛和对运动缺血阈值的影响。结果:每例打孔数为6~15(10.5±2.7)个。按照加拿大心绞痛分级,打孔前为(3.6±0.5)级,打孔后7 d 为(1.5±0.5)级和打孔后30 d 为(1.6±0.5)级(均 P < 0.01); Naughton 运动试验显示总运动耐量时间,由打孔前(5.05±1.28)m in 增加到(7.05±4.06)m in; S T 段下移 1 m m 所需时间,由打孔前(4.24±1.05)m in 延长到(5.2±3.4)m in,且从临床观察该疗法能有效的控制顽固性心绞痛发作的程度和频率,改善心肌的灌注和提高运动后缺血耐量阈值。结论:与外科的开胸激光心肌打孔比较,经皮心内膜心肌打孔,具有不需开胸、手术创伤小、避免全麻且可重复施行治疗等优点。对不适于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干预治疗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若经上述干预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者,经皮激光心肌打孔术是一新颖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冠脉内血栓形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和开发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血栓制剂已成为现代心血管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证实东菱精纯克栓酶(Batroxobin DF—521,DF)具有较强的抗凝、激活纤溶系统作用,临床抗血栓作用显著。经高科技生物技术生产的新一代抗栓药兆科蝮蛇抗栓酶(zhaoke ahalysantip-farciasi,ZA),其制剂纯化浓度优于以前同类产品,在离体试验中具有抗凝、去纤等作用。但国内外目前还未有关于该药的载体实验效果报道。本实验在血管外电刺激诱导血栓形成模型的基础上比较两种抗栓药物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抗凝、纤溶系统和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