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酶动力学比色法分别检测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型27例、血毒型18例、血瘀型22例)血中的HCY和UA,并与对照组(61例)行对比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血HCY、UA水平分别为(14.13±8.18)μmol/L和(305.14±79.71)μmol/L,高于对照组(9.31±2.38)μmol/L和(258.63±73.10)μmol/L(P0.01),及各证型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毒型和血瘀型血HCY、UA水平高于血热型。结论 HCY与UA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疗的特色优势在于中医思维,而中医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思维的组成部分和有机统一,是独特的人文和生命医学模式。在医学生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树立中医思维与强化临床技能同样重要。本文针对中医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学情现状和心理特点,认为对中医思维的培养要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夯实中医基本功、用中医药的思维发展和评价中医,在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勤求古训,重视经典学习,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取象比类等思维融入诊疗过程中,以培养辨证施治能力为导向和目标。此外,还应为学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机会,使其学有所用,并能持续学习和反思,以促进中医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讨自拟中药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6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肝经郁热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消痤方每日1剂口服,对照组(30例)予丹参酮胶囊1 g,3次/天口服,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皮疹情况、中医证候变化、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对皮疹控制方面治疗组愈显率60. 0%,总有效率86. 67%;对照组愈显效率23. 33%,总有效率7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评分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治疗组3例复发,对照组5例复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概述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研究现状,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使中医证候能以更加客观、易被人们接受的模式呈现,从而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患儿女,74 d。因左腹部、左侧季肋部红斑、水疱4 d于2015年10月26日来我科就诊。患儿4 d前左侧腹部和季肋部出现小片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生簇集性水疱。未见患儿瘙抓,睡眠、食欲和二便无异常。患儿为第二胎,于预产期前14 d剖腹产,出生时体重2.9 kg,新生儿评分正常,全身皮肤无异常。母乳喂养。其母妊娠约5个月时曾发生水痘,当时全身水疱,自觉无发热和全身不适等,未经治疗,后自愈。产前检查一切正常。体格检查:T37.8℃,体重5 kg,一般状况良好,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剪刀体位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优势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86例进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中体位的不同分为剪刀体位组48例和截石体位组38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术中会阴部及(或)健侧肌肉疼痛情况。结果剪刀体位组手术时间(35.0±5.2)min,短于截石体位组(42.3±5.6)min(P0.05);剪刀体位组透视(10.2±1.1)次,少于截石体位组(14.7±2.1)次(P0.05);剪刀体位组术中出血(151.3±5.2)m L,截石体位组(149.1±4.9)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刀体位组术后出现会阴部不适2例,无健侧肌肉疼痛,截石体位组出现会阴部不适4例,健侧肌肉疼痛2例,会阴部及健侧肌肉疼痛者2例。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采用剪刀体位具有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次数、术中会阴部及(或)健侧肌肉疼痛并发症少的优点,术中护理方便,临床效果优。  相似文献   
8.
刘蓉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64-1169
[目的] 通过培元固肾方含药血清对已转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质粒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干预,观察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培元固肾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扩增、鉴定后的质粒转染至HK-2细胞。将细胞分为7组,分别为:Mock组(常规培养的HK-2细胞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质粒pHY106的HK-2细胞组);HBV组(转染空质粒与HBV复合物(PHY106-HBV)的HK-2细胞组);HBV+ACEI组(贝那普利组);HBV+PYGS Low组(培元固肾方低剂量组);HBV+PYGS Middle组(培元固肾方中剂量组);HBV+PYGS High组(培元固肾方高剂量组),实验分3个独立样本(n=3)。经HBV转染6 h后,予各组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药物干预48 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TGF-β1的表达量;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培元固肾方各干预组对TGF-β1表达均有下调(P<0.001),对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固肾方可能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TGF-β1的表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对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对肌成纤维细胞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从而防治HBV-G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慎五堂治验录》是娄东中医流派的代表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辨证思维及独到的学术价值,具有典型的世医家范。全书以临证为基础,注重结合经典探究医理本源,诊查疾病谨慎细致以明辨病机,四诊合参尤重舌脉,强调早期预判以防微杜渐。病机重视热邪、伏邪滞塞机窍,久病入络,土气为本;治疗多清泄开窍,分消伏邪,清通和络,培元护阴;用药机圆法活,多选轻清升浮、平和甘淡之品,善用稻、米、茶、花、竹、荷等,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