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枕部着力的减速性损伤常引起对应的一侧或两侧额颞部的脑挫裂伤。伤情危急多变,死亡率高。及时手术治疗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本院1993~1995年设计一种扩大的翼点入路治疗额部脑挫裂伤5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岁。视力进行性下降伴眼球震颤1年余,于1989年4月入院,无发热,肢体抽搐及多饮、多尿、肥胖、发育异常等改变。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6,眼球水平震颤,眼球活动无明显受限。眼底检查:右侧视神经萎缩。CT平扫右鞍旁为低密、等密、稍高密度表现,大小30×40mm,增强为均匀强化影,诊断为右鞍旁视神经胶质细胞瘤。手术经右翼点入路至右鞍区暴露肿瘤,见粉红色瘤体与视神经粘连,血供丰富。遂沿视神经分离,显微镜下大部分切除肿瘤。病理所见:瘤细胞多为梭形,胞浆丰富,核卵圆形,深染,核仁明显,部分瘤细胞核小,深染,胞浆少,似淋巴细胞。病理诊断为“横纹肌肉瘤”。术后右眼视力完全丧失,左眼视力为2米指数,眼球震颤消失。1月后出院时复查CT显示原肿瘤病灶区仍有部分稍高密度影,范围较术前小。三月后患儿出现发作性头痛、呕吐,复查CT显示“右鞍旁病变40×40mm大小”,平扫仍为低密、等密、稍高密度表现,增强为统一强化,病灶左侧有囊样改变,左右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家属不愿接受再次手术,经对症治疗二天后症状缓解出院。于1991年元月再次出现剧烈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7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结果及预后。结果:死亡6例,重残2例,轻残5例,治愈14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其发生与血管损伤、受压、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有关;梗塞多发生于基底节区,小儿和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应注意颅脑损伤与脑梗塞并重,其预后取决于梗塞的范围、部位以及原发性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报告7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抢救治疗,从中体会到早期明确诊断、综合性抢救、针对性治疗、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防止继发性脑干损伤的重要性,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最具侵袭性、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50%~60%。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属于脑胶质瘤的一种,WHO分级Ⅳ级,恶性程度最高,即使积极手术联合放化疗,GBM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平均生存期大约17个月~([1])。本文就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源性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GBM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EV的生物特性EV是一类起源于细胞膜的微小颗粒,  相似文献   
6.
N_2肺癌的预后不佳,对N_2肺癌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案。本文对一组各种病理类型N_2肺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本组N_2肺癌29例,肿瘤T_3及大于T_3以上20例,手术切除17例,切除率为58.6%,探查病例中,T_3以上占83%。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随访:一年生存率58.8%(10/17),三年生存率28.5%(2/7)。并就N_2肺癌的术前诊断、术式选择、预后不佳的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Galen动-静脉瘘亦称Galen动-静脉畸形(VGAMs)或Galen静脉动脉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占儿童血管畸形的30%,占儿童先天性畸形的1%。也是一种复杂的血管病变。该病被认为是胚胎起源的脑血管病变,发源于前脑中静脉。1895年Steinheil首先在尸检中发现并提出Galen静脉动脉瘤。20世纪中期Jaeger等人描述并治疗了第1例Galen静脉动脉瘤。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尤为关键。本研  相似文献   
8.
桥脑小脑角血吸虫病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脑小脑角血吸虫病临床上罕见,该病易造成诊断和治疗错误。现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 例1 男,45岁,农民。头痛、呕吐1个多月,1986年7月12日入院。有长期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未检查血吸虫病。体检:神志清楚,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1年4月至1996年8月应用浮桥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21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0年1月~1997年12月,广州市肿瘤医院和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责门癌、食管癌1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42~68岁,平均61岁。首次做胃大部切除的原因:胃溃疡11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