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7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造模.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降糖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隔日针刺1次.各组均于治疗4、8周测定大鼠热痛阈值、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坐骨神经血流量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4周,与降糖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热痛阈值降低,坐骨神经SNCV增加,坐骨神经血流量增加(P<0.05).治疗8周,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热痛阈值、坐骨神经SNCV与降糖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针刺治疗组坐骨神经血流量与降糖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针刺治疗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作用与弥可保相似,但针刺治疗起效迅速,而且能明显增加坐骨神经组织血流量.  相似文献   
3.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猝死的危险。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此病以心阳不足为病之本,肾阴亏虚为病之根,血瘀痰浊为病之标。临证治以温阳益气补肾为法,兼以祛瘀化痰,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79-138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神情志与PCOS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从经脉、脏腑、气血等方面论述肝与PCOS的关系,并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从肝论治PCOS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12):1652-1653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法:基于三焦水津代谢理论运用火针针刺委阳穴及足临泣穴治疗下肢水肿。结果:笔者跟随吴中朝教授学习并在临床治疗卒中患者下肢水肿过程,运用吴老经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察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症状及鼻腔黏膜的变化情况,用鼻内窥镜下鼻甲图片,生动说明针灸的治疗效果。针刺大椎、迎香、列缺、合谷并隔姜灸大椎穴,12次治疗后鼻窥镜下黏膜颜色由苍白变淡红色,提示黏膜炎症状态改善,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82.60±2.37)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间PDW值比较,杓型组(9.85±1.25)%<非杓型组(11.84±1.56)%<反杓型组(12.1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昼夜血压节律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为PDW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PDW关系密切,诊治中应重视PDW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早期干预,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人群需要长期用药。有些药物会影响肝肾、脾胃健康,并以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的形式出现。因此,建议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出现相应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祛湿。肝湿毒会引发转氨酶升高,因为药物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眼睛干涩模糊、头晕、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中医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发表,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和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 目的 评价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声明2010版及附加指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 结果 共纳入81篇文献,其中2006—2014年共发表文献28篇,年平均发表3.11篇;2015—2021年共发表文献53篇,年平均发表7.57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EDro量表总分≥7分的高质量文献仅7篇(8.6%)。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显示,高偏倚风险文献所占比例最少,低偏倚风险文献次之,大部分条目因为报告信息不全,评分偏倚风险不确定。CONSORT声明2010版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文题和摘要、方法、结果、讨论、其他信息部分报告率不足。附加指标中采用多中心、伦理审批、干预措施质量控制、志谢报告率低。 结论 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建议今后研究者参照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对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规范性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