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利咽方联合咽部啄治法治疗伴有咽部炎症的IgA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合并咽炎及扁桃体炎的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气养阴利咽方联合咽部啄治法治疗组(45例)和厄贝沙坦对照组(45例),试验疗程12周,随访24周。疗效性观察指标包括尿红细胞计数(RBC)、24 h尿蛋白定量、咽部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及血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完成试验85例,脱落5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0、24周尿RBC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0、24周24 h尿蛋白定量、尿RBC计数下降(P0.05)。24周随访结束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72.1%)、RBC下降率(67.9%)及咽部症状缓解率(9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5.2%,56.9%及21.4%;P0.01,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利咽方联合咽部啄治法可以减少IgA肾病伴有咽部炎症患者的蛋白尿和血尿,改善咽部症状,疗效优于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3.
正聂莉芳教授从事肾脏病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和第五批名老中医,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因就读聂老师的博士生,有幸随师侍诊,聆听师训,获益匪浅,现将3则有效病例总结如下。1慢性肾衰竭验案河北某男,42岁。患者2013年初因恶心呕吐于北京某西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700μmol/L,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建议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准备透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赤风汤对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及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desm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以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方法制作足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加味黄芪赤风汤高、中、低剂量组(简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desmin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足细胞自噬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ephrin、podocin表达明显下降(P0.01),desmin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ephrin、podocin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desmin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中药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善(P0.05)。(2)模型组较空白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器减少;中药高、中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较模型组自噬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中药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变。(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eclin-1、LC3-Ⅱ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及替米沙坦组Beclin-1、LC3-Ⅱ表达明显下降(P0.01),中药低剂量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对ADR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节足细胞自噬活性可能是其足细胞保护作用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基于活性氧簇(ROS)-自噬通路对AngⅡ诱导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制备低、中、高剂量加味黄芪赤风汤(分别应用生药浓度为0.57、1.15、2.29 g/mL的加味黄芪赤风汤灌胃小鼠)含药血清及替米沙坦(0.83 mg/mL灌胃小鼠)含药血清,采用AngⅡ(1×10~(-7)mol/L)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黄芪赤风汤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替米沙坦组;为验证自噬与模型的关系,设置3MA与氯喹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表达,溶酶体荧光探针检测自噬流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nephrin、podocin、P62表达下调(P0.01),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上调(P0.01),ROS的MFI增强(P0.01)。透射电镜及溶酶体荧光探针结果显示模型组自噬体数量增多,溶酶体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黄芪赤风汤中、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ephrin、podocin、P62表达上调(P0.01,P0.05),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下调(P0.01,P0.05);3MA及氯喹组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下调(P0.01,P0.05);加味黄芪赤风汤低剂量组Beclin-1表达下调(P0.05);各给药组ROS MFI减弱(P0.01,P0.05)。透射电镜及溶酶体荧光探针结果显示加味黄芪赤风汤组及替米沙坦组自噬体数量减少,溶酶体表达减弱。结论 AngⅡ通过下调nephrin、podocin表达损伤足细胞;加味黄芪赤风汤可上调AngⅡ诱导的nephrin、podocin表达,缓解足细胞损伤;加味黄芪赤风汤可能基于ROS-自噬通路,下调AngⅡ诱导的自噬流,拮抗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者,临床较少见,且容易引起漏诊及误诊,本文报告1例诊断明确且治疗有效病例。病例简介患者张某,女,27岁,主因"双下肢反复出现瘀斑4年余,加重15天"于2014年4月15日入院。患者2010年5月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大量  相似文献   
7.
<正>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西医的治疗方案主要以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确切疗效评估尚需进一步证实。余仁欢教授运用调理脾胃法,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及尿生化指标均转阴。现将经验介绍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双下肢轻度浮肿4天",由门诊以"水肿原因待查"于2013年2月19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大鼠予加味黄芪赤风汤和替米沙坦灌胃,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系膜细胞,以脂多糖作为炎症刺激因子。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加味黄芪赤风汤(简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含药血清干预72h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p-Smad2/3、Smad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LN和FN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与中药中剂量组LN及FN含量减少(P0.05,P0.01),中药低剂量组上清液中FN含量亦减少(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p-Smad2/3、CT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Smad7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TGF-β1、CTGF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0.05),替米沙坦组、中药高、中剂量组p-Smad2/3蛋白表达降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Smad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能够抑制致炎因子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和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这可能是加味黄芪赤风汤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以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和多脏器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1]。50岁以上的SLE称为老年SLE或晚发性SLE[2],临床并不多见,约占总数的6. 8%~18. 0%[3],误诊率高,且误诊时间长。少数患者病初仅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无肾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赤风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正常血清及替米沙坦、加味黄芪赤风汤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体外培养GMCs,以LPS作为刺激因子,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将GM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加味黄芪赤风汤高、中、低剂量组(简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GMCs上清液中ColⅣ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GMCs中MMP-2及TI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刺激72 h后,模型组GMCs上清ColⅣ含量明显增多,系膜细胞MMP-2及TIMP-2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MMP-2/TIMP-2比例下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ColⅣ含量明显减少(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MMP-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0.05);替米沙坦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TIMP-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中药高剂量组TI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替米沙坦组、中药高、中剂量组MMP-2/TIMP-2比例明显上调(P0.01)。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可调节LPS诱导的GMSc ECM中MMP-2/TIMP-2比例失调,抑制ECM中ColⅣ的过度产生,促进ECM降解,减少ECM积聚,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