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2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并评价其可靠性与真实性。方法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A标准)、1986年"血瘀证诊断标准"(B标准)及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C标准)调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同科室患者共712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A标准的可靠性,检验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A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一致性检验分析发现,不同研究者应用A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诊断符合率91.96%,Kappa=0.82,P0.001),且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B、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更高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A标准与B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1(95%CI:0.888~0.930),特异度估计值为0.875(95%CI:0.826~0.915),B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762(95%CI:0.731~0.790)和0.902(95%CI:0.858~0.936);A与B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149(95%CI:0.112~0.18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26(95%CI:-0.085~0.033)。A标准与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2(95%CI:0.889~0.932),特异度估计值为0.880(95%CI:0.833~0.919),C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831(95%CI:0.804~0.857)和0.892(95%CI:0.848~0.926);A与C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81(95%CI:0.047~0.11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11(95%CI:-0.070~0.046)。结论相较于B标准和C标准,A标准不仅可靠性高,且在不明显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Markov模型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建立Markov模型。通过40个Markov周期的状态转移概率和人均累积获得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的比较,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疗效优势。结果经过Markov模型20年的预测,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组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风、全因死亡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6.65%、6.53%、5.16%、31.66%,人均累积QALYs为12.95;西医常规干预组相应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5.31%、6.87%、5.25%、32.57%,人均累积QALYs为12.84。与西医常规干预比较,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人均增量QALYs为0.11。结论基于Markov模型的预测结果,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干预,说明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区别于“X综合征”的一类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多认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微血管功能失调等有关,现代医学多采取改善微循环、抗炎、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但CSFP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案仍待进一步研究与规范。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可弥补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不足。本文重点分析CSFP的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相关病因病机特点,探讨CSFP的中医药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冠心Ⅱ 号进行提取工艺改进并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 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Ⅱ 号提取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得到精制过滤液和纯化洗脱液, 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主要成分分析。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结扎法制备 AMI 模型, 造模成功的 5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 尼可地尔片组( 2.7 mg/kg 体重)、 复方川丹颗粒组( 川丹颗粒, 4.60 g 生药 /kg 体重)、 冠心Ⅱ 号精制组( 4.60 g 生药 /kg 体重)、 冠心Ⅱ 号纯化组( 4.60 g 生药 /kg 体重) 组, 每组 10 只。 另设 10 只穿线不结扎为假手术组。 术后第 2 天开始灌胃给药, 连续 4 周, 假手术组、 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纯净水。 采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心脏形态学和功能指标。 ELSIA 法检测心肌钙蛋白 T( cTnT)、 内皮素 -1( ET-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MB)、 血栓素 B2( TXB2) 和 6- 酮 - 前列腺素 F1α( 6-Keto-PGF1α) 水平。 TTC 法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 HE 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和炎症细胞浸润状态。 结果 丹酚酸 B 和芍药苷外标含量分别为川丹颗粒 0.767%、 0.418%, 冠心Ⅱ 号精制组 4.247%、1.546%, 冠心Ⅱ 号纯化组 32.758%、 12.150%。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 ET-1、 TXB2 升高( P<0.05,P<0.01), 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冠心Ⅱ 号方两组和尼可地尔片组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大鼠心重指数、 梗死面积比值、 cTnT、 ET-1 和 TXB2水平亦降低( P<0.05, P<0.01) ; 川丹颗粒组部分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大鼠心重指数、 cTnT、 ET-1 和 TXB2 降低( P<0.05, P<0.01) ; 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炎症浸润和细胞形态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冠心Ⅱ 号提取工艺改进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 B 和芍药苷含量有较大提高, 可提高 AMI 后大鼠心脏的射血分数、 抑制心室重构及改善心功能, 部分指标优于川丹颗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保护的效应与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5 mg/kg)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假手术组(蒸馏水)、二甲双胍组[100 mg/(kg·d)]、EGb低剂量组[200 mg/(kg·d)]及EGb高剂量组[400 mg/(kg·d)],每组12只,连续灌胃4周后前降支结扎模拟大鼠心肌梗死状态,另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TG、TC、HDL-C、LDL-C,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CK-MB、c Tn I、TNF-α、IL-1、IL-6、凝溶胶蛋白(gelsolin)、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FBG、FINS、IRI、TG、TC、LDL-C、CK-MB、CTn I、IL-6、TNF-α、IL-1、P-选择素、gelsolin(PRP)、F-actin升高(P0.01,P0.05),ISI、HDL-C、gelsolin(PPP)、DBP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BG、FINS、IRI、TG、TC、LDL-C、CK-MB、CTn I、IL-6、TNF-α、IL-1及P-选择素降低(P0.01,P0.05),ISI、HDL-C升高(P0.01,P0.05);EGb两个剂量组gelsolin(PRP)、F-actin降低(P0.05),gelsolin(PPP)、DBP升高(P0.05)。结论EGb具有降糖、调脂、抗炎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预处理能够减轻因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其心血管保护效应可能与激活肌动蛋白清除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心力衰竭是指在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失常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和(或)心脏内压力升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气短、足踝部水肿和疲乏等症状以及颈静脉压升高、肺部啰音和外周组织水肿等相关体征。在过去的30年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结果,改善预后的治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项欧洲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心力衰竭患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中医血瘀证积分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血瘀程度与UAP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14例UAP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危险因素、中医症状、证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理化检查等,并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TIMI危险评分及血瘀证积分。结果 114例UAP患者的血瘀证积分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 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血瘀证积分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P<0.05)。TIMI评分高危组血瘀证积分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1);重度血瘀组的TIMI评分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血瘀组(P<0.05, P<0.01)。血瘀证积分与TIMI危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 P<0.05)。结论 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越多,血瘀程度越严重;UAP患者TIMI危险评分越高,血瘀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如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多态性与病证结合研究均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也提示了很多问题。如何在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