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银屑病血热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是以丘疹、鳞屑为基本损害的皮肤科常见病 ,由于该病顽固而难治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1] 。我科对中医辨证为血热证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采取大剂量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方法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并对 6 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 :参考《临床皮肤病学》[2 ] 制定。皮损以红丘疹、斑丘疹及斑块为主 ,边界清楚 ,周围有炎性红晕 ,基底浸润 ,表面覆有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 ,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银屑病…  相似文献   
2.
肌肤也有“颜色”,肌肤的不同颜色,会提示你肌肤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肌肤首先要有光泽,同时还要细腻、色泽红润,柔软而富有弹性。肌肤的颜色和光泽能反映肌肤的营养情况,也能反映内在脏腑的健康状态,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警报。  相似文献   
3.
皮炎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鉴 《中医杂志》1994,35(6):343-344
皮炎汤是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朱仁康研究员的经验方,可治疗因血热壅盛,外发体肤而引起的多种皮肤病,临床应用,常收卓效。今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 方剂组成皮炎汤由生石膏30g(先下),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知母10g,银花10g,连翘10g,竹叶6g,生甘草10g组成,水煎服。如热毒偏盛:证见皮损呈大片焮红艳赤,平摊肤上,或微隆起,触之灼热,癌痒或痛,甚则燎浆起疱,挟带血水,伴壮热恶寒,舌绛苔黄,脉象洪数,可见于红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接触性  相似文献   
4.
红斑性狼疮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比较严重的全身性疾患。临床上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形红斑狼疮,前者除皮肤损害外,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病变;而后者只局限于皮肤,约有5%左右患者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痠楚,面部蝶状斑疹。目前普遍认为治疗本病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运用现代医学检  相似文献   
5.
消银解毒饮治疗银屑病血热证8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消银解毒饮治疗银屑病血热证85例,对照组30例服用复方青黛胶囊。结果用药8周,PASI积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综合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用药4周后,皮损鳞屑中IL-8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表明消银解毒饮有降低患者皮损鳞屑中IL-8含量的作用。治疗组用药8周后,甲襞微循环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阴茎角化棘皮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阴茎结节1年于2004年5月就诊。1年前患者发现阴茎背侧包皮上有一丘疹,粟粒大小,后逐渐增大,无痛痒感。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背侧包皮处可见一黄豆大小半球形结节,淡红色,质地坚实,界清,可随包皮移动,边缘光滑隆起,顶端粗糙,有凹陷性角质栓,呈“火山口”样外观,无压痛(图1)。结节手术切除后组织病理示:病变皮肤增生的鳞状上皮分化成熟,细胞无异型性,可见颗粒层。皮肤表面形成火山口样结构,中央及下方囊状扩张的鳞状上皮细胞巢中被角化物质填充,底部表皮增生,表皮突不规则向真…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明确。为了探求其发病因素,我们对银屑病患者外环境诱发因素以及内分泌、遗传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近三年观察的部分病例总结分析如下。病因分析一、性别、年龄、病程:1616例银屑病患者,男905例,女711例,男女之比为127:1。患者年  相似文献   
8.
外用含铅方剂治疗湿疹皮炎临床观察及血尿铅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类中药主要包括樟丹、铅粉、密陀僧,在中医疡科应用范围很广。中医文献记载和临床报道,取其辛寒燥涩之性,治疗湿痒肥厚性皮损,具有清热解毒疗疮之功,能够消除浸润,薄肤止痒,效果较为满意。然而,铅制剂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过量吸收,能产生毒性反应,能否经皮肤吸收,报道很少。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疡科外治方药的经验,笔者选择湿疹(以慢  相似文献   
9.
从中药中寻找高效、安全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是当今免疫药理学的热门课题,因此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多新的进展.一般根据中药或中药单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不同,分为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0.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寻常性痤疮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观察59例I-III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以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痤疮患者外周血IgG,sIL-2R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和P<0.01)。III度患者组比I度I、I度患者组外周血IgG和补体C3的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III度组比I度I、I度组外周血IL-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情越重,外周血IgG、C3、IL-2的水平越高。寻常性痤疮患者存在着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的免疫反应参与了痤疮的致病过程,并促使痤疮炎症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