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亮甫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近七十年,在中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因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的"中医流派临床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2.
沈惠风教授治疗以胃脘痛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思路主要可归纳为:治病求因,注重疾病影响因素;抓住主症,细辨真假;衷中参西,齐抓并进。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3则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3.
铁箍散乳膏对大鼠皮肤疮疡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铁箍散乳膏对大鼠皮肤疮疡的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在皮肤缺损(人为切口)部位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建立大鼠皮肤疮疡模型,以莫匹罗星软膏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铁箍散乳膏对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铁箍散乳膏可显著降低大鼠创面愈合积分值、增加分泌物中溶菌酶的含量和降低血清中白介素IL-2因子的含量,且与阳性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铁箍散乳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②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④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  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83-984
沈惠风教授善于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分期辨证治疗。总结其经验,病初针对病因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病之中期给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后期注重调养防变,并介绍其临床验案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6.
刘婷  丁忱欢  李鹤 《中南药学》2014,(12):1192-1196
目的探讨木芙蓉叶提取液、紫花地丁提取液、藤黄提取液及3种中药混合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制备3种中草药提取液,采用琼脂碟片扩散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链球菌均有抑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木芙蓉叶提取液和藤黄提取液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对藤黄提取液敏感;藤黄提取液在3种中草药中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3种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后能显著增强抑菌效果。结论 3种中草药提取液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温针配合祛风解毒中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曾经接受西药、局封、射频温控热凝术或手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或术后复发的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患者温针灸配合中药祛风解毒定痛止痉汤治疗.针灸治疗隔日1次,每星期3次,中药每天1剂,煎药400 mL,分2次口服,28 d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积分(VA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变化,疼痛发作每日频次变化.结果 针药并用治疗1个疗程显效率11.8%,有效率91.2%,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减少疼痛发作频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衬垫灸法对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衬垫灸法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卵巢早衰患者32例,随机分为衬垫灸组和温针灸组。两组取穴相同,均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an症状积分变化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在改善潮热汗出、疲乏、心悸、皮肤蚁走感有显著差异(P<0.05),衬垫灸组优于温针灸组。结论:衬垫灸法对卵巢早衰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蔡氏痛经贴发热贴组(热贴组)、蔡氏痛经贴常温贴组(常温贴组)、发热贴组,各30例,分别于气海、关元、三阴交穴予以蔡氏发热贴、蔡氏常温贴、发热贴(不含药)敷贴治疗。月经周期前3天开始使用,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热贴组和常温贴组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较发热贴组显著(P〈0.01),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越明显(P〈0.001)。结论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10):617-618
正患者男,60岁。因右下肢小腿肿块疼痛2个月,于2019年2月18日至我院中医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右小腿出现肿块,肤色暗红,扪及肤温升高,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且肿块逐步增大,伴疼痛,患者无发热、盗汗、关节疼痛及体重减轻等。结合我院下肢血管超声,于我院急诊继续予静脉滴注可乐必妥及头孢呋辛抗感染后无效,且患者下肢原肿块出现破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