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儿康膏方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宿迁市中医院儿科诊治的92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儿康膏方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E(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在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拟应用肌间沟臂丛麻醉的78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进行肌间沟臂丛麻醉,研究组应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辅助进行肌间沟臂丛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臂丛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麻醉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完成及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桡神经及肌皮神经阻滞完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完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患者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应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的麻醉效果理想,起效快,镇痛持续时间长,神经阻滞完善,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理论渊源,中医药方论述,现代药理研究三方面,探讨机体衰老与中医肾脏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靠现代科技,进一步开展机体衰老与中医肾脏的研究,扩大科研成果,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策略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针对血肿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进行相对个体化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为血肿穿刺引流及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意识变化、肌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评估和随访,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行血肿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术后1~3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78%~90%,置管引流者血肿清除时间在5~6d,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4.5d。本组存活93例,死亡10例,存活率为90.3%,再出血二次开颅11例(10.7%),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2年,随访结果提示GOS评分Ⅰ级74例(71.8%),Ⅱ级9例(8.7%),Ⅲ级7例(6.8%),Ⅳ级3例(2.9%),Ⅴ级10例(9.7%)。死亡原因包括再出血、脑水肿诱发脑疝、呼吸道感染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及时果断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妥善管理及并发症预防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眼轮匝肌缝合眶隔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缝合眶隔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77只眼)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患者分别采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和眼轮匝肌缝合眶隔术进行矫正,观察两种不同术式的治愈率,复发率。结果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组和眼轮匝肌缝合眶隔术组治愈率分别为97.3%、94.8%;复发率分别为18.4%、0%。结论眼轮匝肌缝合眶隔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长期疗效优于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确诊为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8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酸,补充肠道益生菌及蒙脱石散口服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观察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7,P=0.01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O形臂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术前两步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采用O形臂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术前两步复位法治疗(联合组,n=46),另一组采用单纯O形臂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46)。记录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伤椎压缩率及后凸角。术后48 h在CT三维重建图像上观察椎弓根螺钉位置,并计算优良率。结果 所有治疗顺利完成,患者随访> 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伤椎压缩率随时间推移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术后各时间点伤椎压缩率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伤椎压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根据术前伤椎压缩率分为2个亚组(30%≤术前伤椎压缩率<50%亚组和术前伤椎压缩率≥50%亚组),术后12周联合组各亚组伤椎压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置钉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伤椎后凸角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周仲瑛学术思想及临症研究的一部分。论文从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组方用药三方面,介绍周老诊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经验,旨在传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弘扬光大中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正骨手法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64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手法组)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组),每组32例。手法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5~79(51.42±13.68)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8例,Ⅳ度24例。手术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18~76(47.36±15.02)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7例,Ⅳ度25例。采用Digimizer软件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和12个月踝关节骨折移位程度,测算内踝侧方移位、内踝上下移位、外踝侧方移位、外踝前后移位、外踝短缩移位、后踝上下移位数值并进行比较,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17.16±9.36)个月。手法组复位前后踝关节内踝侧方移位、内踝上下移位、外踝侧方移位、外踝前后移位、外踝短缩移位、后踝上下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与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内踝侧方移位、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4(STAT4)信号通路在脂肪酶(LPS)/Toll样受体4(TLR4)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野生型和STAT4-KO小鼠建立动脉内膜拉伤-增生模型,在术后1、3、7和14 d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在外周血内的百分比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检测血管组织中STAT4和TLR4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生长因子VEGF、PDGF-BB变化。从STAT4KO和蛋白质印迹法小鼠骨髓分离CD11b+细胞,用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LPS处理,细胞实验分为WT con组、WT+LPS刺激组、STAT4KO con组、STAT4KO+LPS刺激组。观察巨噬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与野生组相比,STAT4-KO组在术后1、3、7和14天时M1 型巨噬细胞F4/80+iNOS+,F4/80+IL-12的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而M2型巨噬细胞F4/80+Arg-1+和F4/80+CD206+ 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TAT4-KO组的M1,M2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9.42±0.41)%、(89.48±10.43)%与野生组(11.14±1.49)%、(48.73±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4 和TLR4 在STAT4-KO 组[(0.23±0.04)、(0.47±0.06)]中的表达量明显较野生组[(1.31±0.07)、(0.89±0.08)]低(P<0.05)。VEGF、PDGF-BB 在STAT4-KO 组[(9.28±1.02)、(10.56±1.62)]中的表达量明显较野生组[(3.14±0.91)、(4.23±0.84)]高(P<0.05)。M2型巨噬细胞的诱导因子(IL-4)及分泌因子(IL-10)在STAT4KO+LPS 刺激组、WT+LPS 刺激组、STAT4KO con 组中的表达量明显较WT con 组高(F=13.412,F=15.012,P<0.05),其中STAT4KO+LPS刺激组表达量最为显著。结论STAT4信号通路可以促进抑制M1型巨噬细胞和增强M2型巨噬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LPS/TLR4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