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2006年本科收治的63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A组(同种异体骨移植组)32例,10~15岁,平均12.2岁;Cobb's角38°~113°,平均62°;B组(自体髂骨移植组)31例,年龄9~14岁,平均12.4岁;Cobb's角41°~105°,平均54°.所有患者均选择中华长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经后路矫正,术后定期随访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后2个月即开始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6个月;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较B组患者减少,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正确手术操作、及时术后处理的前提下,同种异体骨移植能够有效替代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凸术前牵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6~1996年间,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165例,应用自行研制的脊柱牵引矫形床改善病人的侧凸角度,并对手术矫正度进行预测,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侧凸类型,累及节段,病人年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牵引和手术矫正的具体参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6年5月,28例病人(28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断裂,其中8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6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对原ACL残迹不做切除,采用自体四股绳肌腱,两切口法,单束重建ACL,采用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6~80分(平均60.75±9.54分),提高至随访时85~100分(平均95.89±6.24分)(P<0.01).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异常(C级)19例、显著异常(D级)9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21例、接近正常(B级)7例.28例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重建对关节内干扰小,可能有利于重建韧带血供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手术操作简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二分髌骨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常因查体发现,有时伴有外伤,甚至被误认为髌骨骨折,而关节镜下二分髌骨的表现,未见有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运用作者自主研发的滑脱复位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改变手术操作顺序,对神经根彻底减压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病人采用本系统加SRS治疗回顾和分析,并按复位效果、症状改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经1-6年(平均2年5个月)随访,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43例,良16例,可3例,无症状加重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新型滑脱复位系统加SRS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更为切实可靠,尤其对患有骨质疏松以及腰椎滑脱严重的病人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更容易直视下打入椎弓根钉,可防止对神经的误伤、节约了手术时间并可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操作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某特种兵大队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特种兵部队新兵在入伍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的各种下肢训练伤的特点,为部队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该部队2006年度281名新兵的入伍训练情况(1~3个月),设计训练伤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训练伤发病情况,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该部队2006年度入伍新兵在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下肢损伤75人,发生率为26.69%,发生下肢伤75人中,以小腿部位损伤最多,共35例,占下肢损伤的46.67%。踝关节损伤17例,占22.67%。足部损伤11例,占14.67%。下肢伤中急性损伤为20例,占26.67%,过劳性损伤55例,占73.33%。下肢损伤中骨与关节损伤38例,占50.67%,软组织损伤37例,占49.33%。损伤的原因:场地等外部环境因素18人次,训练负荷过大61人次,损伤所发生的训练项目:大部分为3 km跑,达64人次。[结论]下肢运动损伤是军事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特点和发生规律各不相同且相当复杂。在该调查中,训练负荷过大所导致的软组织过劳性损伤最为重要。因此,在平常的军事训练中,应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在新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战士的身体承受情况,循序渐进,减少下肢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根据骨性关节炎及老年患者的特点,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的指导;术后除观察术肢情况外,加强全身情况观察、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的功能锻炼。结果:89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关节内血肿、感染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镜用于踝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康复等优点,目前已被骨科医生广泛应用。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疾病患者1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 上肢支具上肢与下肢不同 ,其功能不是支撑体重 ,而是发挥手的灵巧的持物等功能。上肢支具除了用于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外 ,更常用于辅助或替代手的功能 ,这类支具又称功能性支具或动力性支具。2 1 上肢支具的特殊性上肢支具除需遵循支具的一般原则外 ,尚需满足以下条件 :2 1 1 支具辅助瘫痪肌所残留的肌力 ,或替代完全瘫痪肌肉的功能。例如对桡神经损伤的病人 ,使用支具支撑腕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 ,可以更好地发挥正中神经 ,尺神经及所支配肌肉的功能。2 1 2 手部支具遮掩其覆盖区的触觉 ,因此对手部感觉部分缺失者 ,不宜使用这类…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重建自体肌腱移植物愈合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损伤后可以产生膝关节不稳,导致膝关节退变的早期发生。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移植物良好的生物愈合是ACL重建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ACL重建后自体肌腱移植物愈合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