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7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细胞株3LL、野生型C57BL/6和TLR4-/-C57BL/6小鼠,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DC前体细胞,经过培养分化成未成熟DC,收获第6天的DC,经磁珠分选后获得纯度较高的CD11c+DC。将细胞分成PBS组、SAL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L体外对DC表面分子、吞噬功能、TLR4通路和对T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 PBS 组比较,SAL组DC的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 P<0.05)、吞噬功能显著下降(P<0.05)、TLR4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比较,TLR4-/-组DC经SAL或LPS处理后,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PBS组比较,SAL组刺激活化的CTL对肺癌3LL细胞的杀伤效应显著升高(P<0.05)。结论:SAL可以通过调控TLR4诱导DC成熟,从而提高T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2.
磷脂酶D2(PLD2)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一种重要的酶分子,参与了细胞功能的诸多方面,如细胞骨架重排、囊泡转运、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本文从抗凋亡、细胞骨架重排和囊泡转运三方面就PLD2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亦称绿脓杆菌,为专性需氧菌。用传统半固体培养基保存绿脓杆菌的方法,一般3个月左右就需再次移种;若保存到半年则有存活率低、复苏后色素不明显、长期保存易发生变异等缺点。本研究目的在于用超低温甘油保存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找更适合绿脓杆菌保存的  相似文献   
4.
蕲蛇酶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观察蕲蛇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光镜及电镜观察缺血3h恢复血流再灌24h后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用药组分别在缺血即刻或再灌即刻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蕲蛇酶,观察比较模型组和蕲蛇酶所有给药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缺血即刻给蕲蛇酶4U/kg组较再灌即刻给蕲蛇酶同剂量组显著减小梗死灶(P〈0.001),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并使脑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有关;提示该药早期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验室建设水平反映了一所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在医学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验室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的染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mlyosin ATPase)定位于骨骼肌,ATP酶染色是鉴别肌纤维类型及分布的最理想的应酶,对神经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目前要用钙激活法,该方法较为轻典,但其染色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一定的经验,每次实验并不一定都能成功。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获得较为稳定且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VI(PrxVI)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8周雌性昆明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PrxVI的分布。结果在卵巢中,PrxVI免疫阳性见于卵巢卵母细胞和黄体;在输卵管中,输卵管上皮呈PrxVI免疫阳性反应;在子宫中,PrxVI免疫阳性反应见于子宫内膜上皮、腺上皮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结论PrxVI的定位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小鼠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节,并为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抗氧化的良好微环境。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与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哺乳动物成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线粒体是最独特且数量最多的细胞器,其不仅仅是产生ATP的细胞器,还参与许多重要的功能。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伴随着线粒体诸多特性变化,如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转录、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空间分布和线粒体膜电位。上述特性变化可影响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甚至可导致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在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三叉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模型组大鼠以铬制羊肠线疏松结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对照组大鼠眶下神经不结扎。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中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本研究发现p-ERK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TG和Vc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模型组大鼠中p-ERK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ERK可能参与了三叉神经痛(TGN)痛觉信号的传导,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宏观显示的研究,为细胞水平及超微组织结构的示踪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穴位测定治疗仪在对应人体的外关、内关、昆仑、太溪经穴处对家兔的经穴定位,经穴位注入Na2H32PO4,用32P整体放射自显影术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宏观显示。结果获得了家兔经脉循行路线整体放射自显影像,影像线性较宽,形状单一且较粗大,影像走向与通过家兔皮肤导电量测定获得的经穴走向相似。结论家兔体表存在与人体相近的具有低阻抗性的经穴,32P放射自显影术可以实现家兔经脉循行路线的宏观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