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871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735篇
预防医学   44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5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14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术后降颅压、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Ⅰ~Ⅲ级3l例(73.81%),Ⅳ~Ⅴ级6例(14.29%),死亡5例(11.9%)。结论小骨窗开颅术快捷、创伤小、恢复快,超早期手术疗效佳、能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死亡率,提高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EC) during hindlimb allograft acute rejection in rats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yclospofine A (CsA) on the acute rejection. Methods The rat model of hindlimb allograft was developed.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llowing groups: control group (Wistar→Wistar), rejection group ( Sprague-Dawley→Wistar) and CsA-treated group (Sprague-Dawley→Wistar). At postoperative day 1, day 4 and day 7samples of the femoral artery from the allograft limb were harvest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 changes. ICAM-1 expression in EC was quantifi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Results Slight swelling and weak ICAM-1expression of EC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jection groups, obvious EC swelling and massive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were seen. ICAM-1 expression in EC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nd elevated. In CsA-group only mild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was seen and ICAM-I expression in EC was also much weaker.Conclusion During rat hindlimb allograft acute rejection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 EC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ute rejection. CsA could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 EC and hence inhibit acute rejection of composite allograft.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方法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裸鼠的皮下肿瘤,形成“供瘤鼠”。开腹直视下将瘤块种植于裸鼠的肝包膜下建立原位肝癌模型,通过表阿霉素间歇腹腔化疗,建立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用体检、B超、CT、剖腹探查监测肝内瘤块生长情况。用逆转录聚和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耐药基因mdrl-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建立无手术死亡(0/25),种植成瘤率为88%(22/25),补种3例全部成功,耐药诱导成功率为80%(16/20);(2)诱导组mdrl-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约是对照组的23倍和13倍。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与临床肝癌相似的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诊断和逆转提供了良好的动物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分ADV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两组进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8例患者随机进入ADV组(A组,61倒)或安慰剂组(B组,67例)双盲阶段12周,分别口服ADVIOmg或安慰剂1粒,1次/d;第二阶段患者均接受开放的ADV治疗36周。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与HBEAG转阴率、HBEA6妁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12周时,A组的HBV DNA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00)。治疗48周时,A组和B组的HBV DNA水平接近(p〉0.05),安全性方面,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65%。  相似文献   
5.
水化治疗预防冠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造影剂肾病当前已成为医院内发生肾衰竭的第三位因素[1].  相似文献   
6.
壶腹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壶腹癌的MRCP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结果:20例壶腹癌中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13例、胆总管腔“截断征”17例、肝内胆管软滕样扩张19例、胆囊增大17例和“双管征”14例。结论:MRI,特别是MRCP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软藤征”和较清晰的癌肿范围,对壶腹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咬合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重建患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He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对近年来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活动、He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管外皮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来自血管周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脉管类侵袭性肿瘤,约占脉管类肿瘤的1%[1],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0.2%~0.3%[2],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主要发生部位在躯干、下肢软组织、后腹膜等深部组织,发生于颈部软组织少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后部的恶性血管外皮瘤,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及病理,探讨CT、MRI对头颈部血管外皮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喉软性内镜下喉内微创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声音嘶哑有增多趋势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亦明显增多 ,我们对部分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采用喉软性内镜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 )下喉内微创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45例 ;年龄 2 0~ 78岁 ,平均 37岁。声带息肉 5 5例 ,其中单侧带蒂息肉 40例 ,广基型息肉 1 5例 (单侧 5例、双侧 1 0例 ) ;声带小结 2 5例。病程 8周~ 4年。1 .2   手术方法用 1 %地卡因喷布口咽、喉咽部黏膜进行表面麻醉 3次 ;再用长弯细管 (可用咽鼓管吹张管 )挑起会厌喉面 ,滴入 1 %地卡因…  相似文献   
10.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