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影象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深入,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解剖学和复位机理的认识有了不少进展,现将其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回顾。1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解剖学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产生除与外界暴力的方向、能量及加速度有关外,还与脊柱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胸腰椎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区,此区位于活动度较少的胸椎和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之间,易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损伤。随着影象学的发  相似文献   
3.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探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个尸体标本,分别测定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力-位移曲线(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结果: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和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单纯桡骨头切除是安全的;合并肘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可在有效修补韧带的同时作单纯头切除,必要时行假体置换;合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损伤时,最好作假体置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复合明胶羟基磷灰石(HA)涂层多孔钛对兔股骨远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以多孔钛粉末为原料,制备三维多孔结构钛载体,然后运用碱热处理+模拟体液等化学方法进行HA涂层,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HA涂层多孔钛复合材料。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制备股骨远端圆柱状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复合BMP-2的HA涂层多孔钛材料,对照组单纯植入HA涂层多孔钛材料。分别于6、12、2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于各时间点实验组骨生成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在推出实验中所有样品的剪切应力都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其中在6周、12周实验组多孔钛在所有时间点均表现出了比对照组高得多的剪切力(P〈0.05),在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复合明胶HA涂层多孔钛较单纯HA涂层多孔钛植入早期具有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可成功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改良Hoke跟腱滑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推荐一种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方法和要点,以提高疗效。[方法]采用Hoke术滑动分离延长跟腱加距下关节后关节囊和(或)加踝关节后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共48例76足。男30例,女18例,双侧28例,单侧20例;平均年龄7个月,最小年龄4个月,最大18个月。术后平均随访1年6个月,最短6个月,最长为3年。[结果]畸形完全纠正为66足占86.84%,畸形复发5足占6.94%,其他2足占2.77%。[结论]改良的Hoke跟腱滑动延长较好的纠正了马蹄,距下关节松解跟骨与距骨之间充分的旋转复位,而使马蹄畸形得到更好的纠正。此种手术方法矫形可靠,简单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空心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环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骨盆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48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患者,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按Tile分型:B1型4例,B2.1型8例,B2.2型10例,B3型4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4例。39例前后环损伤均固定,4例仅固定前环损伤,5例仅固定后环损伤。以术前骨盆的三位x线片(前后位、入口位及出口位)及CT片判断骨盆的稳定性及移位情况,术后以x线片及CT片评估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手术时间1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无输血。48例患者共植入空心钉157枚,每人2~8枚,平均3.3枚。术后行骨盆CT检查42例(共植入135枚空心钉),发现123枚空心钉位置准确,占91.11%;7枚空心钉因偏向或超长而侵入盆腔或髋臼(但均〈0.5em);5枚位置偏差干扰骶管或骶孔,但均未引起任何症状。随访8~49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骨盆环移位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原工作,4例末次随访时尚处康复期,其余4例因坐骨神经损伤或下肢截肢而不再工作。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10例,可3例,平均得分78.7分。结论:在对骨盆环及其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透视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间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16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116例中有88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8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3个月,愈合率94.32%,患肢功能恢复满复.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减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姚荣欣  林焱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0):600-600
患者,男,73岁.因外伤后两下肢活动障碍3天,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于2003年5月5日转入我院.查体:意识清,T 36.7℃,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肝脾肋下未及,T8~T10脊突扣击痛( ).神经系统检查:T10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马鞍区感觉消失,两下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 ),膝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MRI检查:T8~T10平面椎管硬膜外见一梭形稍短T1,稍长T2信号灶,长5.5cm,轴位大小约1cm×1cm,向前推压脊髓,受压脊髓在T2WI上信号稍多,提示T8~T10锥体后缘硬膜外血肿,对应平面脊髓受压(图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剂在实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关节滑液中对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的调节作用,为研制针对NO治疗OA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兔右后腿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固定建立实验性OA模型,同时建立对照组,分别给予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检测各实验组关节滑液中的NO水平与PGE2的含量. 结果: L-NAME 石膏固定组的NO水平和PGE2浓度, 明显比单纯石膏固定组低,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而塞来昔布 石膏固定组的NO水平,与单纯石膏固定组NO水平比较,两者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性OA关节滑液中, NOS抑制剂L-NAME不仅能有效降低OA关节滑液中NO的水平,同时下调PGE2的浓度,而COX-2抑制剂对NO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Baumann角测量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Baumann角的正常值及其影响因素对预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意义。方法:测量2-12岁正常儿童110人、204肘,分别测Baumann角(B角)和提携角(C角)。在肱骨髁上骨折模型上,肱骨远端在内倾、屈曲、旋转三维状态下分别摄X线片测B角改变。结果:B角平均70.5±5.35°,C角平均9.81±4.29°。B角和C角性别间无显性差异(P〉0.05);年龄间的回归关系有非常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