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查找关于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二分类变量,如术后复发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连续型变量,如肩关节外旋活动度,Walch-Duplay评分,Rowe评分,西安大略肩关节不稳指数(Western Ontario Shoulder Instability Index,WOSI)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患者焦虑程度,手术时间和螺钉置入角度等结局指标进行分析。采用NOS偏倚风险评估标准(Cochrane协作网推荐)评价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文献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由2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证据级别较低,共纳入956例患者,其中切开Latarjet手术436例,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520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开组术后肩关节WOSI评分优于关节镜下组(MD=93.74,95%CI:26.00~161.49,P=0.007),且螺钉置入角度明显小于关节镜组(MD=-6.44,95%CI:-12.08~0.81,P=0.02)。(3)切开Latarjet手术复发率低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23~3.05,P=0.79)。(4)在肩关节外旋活动度、Walch-Duplay评分、Rowe评分、术后视觉模VAS评分、术后患者焦虑程度和手术时间等方面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复发脱位率及并发症较低。切开和镜下Latarjet均为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可靠手术方式。但镜下手术较切开手术学习曲线长,需要一定量的手术积累,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手术技术熟练程度、喜好和患者的情况等因素选择镜下或切开手术。但研究中所纳入的文献皆为队列研究,证据等级不高,缺少随机对照试验,且样本量较小,未来仍需要大样本量、高证据等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足拇外翻远端截骨术后适宜的HAV角和IM角X线测量方法。方法采用影像学测量软件对足拇外翻术后X线片进行测量,不同测量者使用6种方法测量同一张X线片;同一测量者使用6种方法测量不同X线片,对测量结果进行Bland-Altman分析和一致性评价。结果不同测量者使用6种方法对同一张片子测量,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量者使用6种方法测量不同X线片,方法 C测量平均值最小,标准差和置信区间的范围最窄,其次是方法 A和D;方法 B测量值的标准差及置信区间比其他方法大。方法 A与方法 D的差值的标准差最小,在可信区间内最接近,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方法 A利用测量软件自动确定第1跖骨轴线,重复性好,测量可靠、准确,可作为足拇外翻术后X线软件测量的"金标准"。方法 D在手工测量时第1跖骨轴线参考点唯一、重复性好、最为准确,可作为足拇外翻远端截骨术后X线片的首选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和功能障碍的疾患。它是临床常见疑难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发病较为隐匿,早期常无症状,容易失去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在长期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科研工作中,笔者认识到积极运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来指导股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保护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补骨脂素低剂量组(22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中剂量组(44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组(88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88 mg/kg补骨脂素+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88 mg/kg补骨脂素+Ra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Raf1)、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骨钙素(OC)、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检测关节肿胀度,HE染色对关节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Ras、Raf1、MMP-3、MMP-13蛋白表达以及关节肿胀度、关节组织病理评分和IL-2、TNF-α、IL-6水平均升高,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组织中除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比较,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大鼠关节组织中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补骨脂素通过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损伤,促进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表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数字和面部表情量表对102例患者术后3天内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时的疼痛进行评分。结果 102例手术患者,入院首次疼痛评估为(3.87±1.93)分,24小时为(3.5±1.55)分,48小时为(3.02±1.45)分;术后72小时为(2.5±1.05)分;功能锻炼时的疼痛评分为(3.2±1.23)分。结论疼痛评估表能直观、动态的反应患者术后静息、活动时疼痛变化过程,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膝骨关节炎周围血供变化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7,30(8):701-706
目的:对比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膝关节周围血供变化。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纳入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30例。膝骨关节炎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65.967±7.132)岁,平均动脉压(93.462±7.633)mm Hg;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867±6.356)岁,平均动脉压(92.122±9.675)mm Hg。检查方法包括彩超和下肢CTA;观察指标包括侧支循环,动脉迂曲,动脉畸形,管腔狭窄和动脉壁斑块形成情况。根据动脉的狭窄程度不同分为5级:1级为无狭窄,2级为轻度狭窄(1%~49%),3级为中度狭窄(50%~70%),4级为重度狭窄(70%~99%),5级为完全闭塞。测量两组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的大小以及血流动力情况,并将膝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剔除或脱落病例。膝骨关节炎组3例形成侧支循环,对照组4例;膝骨关节炎组0例动脉迂曲,对照组2例;两组均无动脉畸形。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无狭窄0例,轻度14例,中度7例,重度9例,闭塞0例;对照组动脉无狭窄9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4例,闭塞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狭窄比对照组严重。膝骨关节炎组30例动脉形成斑块,对照组20例形成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对照组。膝骨关节炎组斑块钙化率100%,对照组63%。胫前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胫前动脉直径较大。两组腘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胫后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动脉流量方面,3条动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局部血管主要病理改变为狭窄和斑块形成,而局部动脉血流总量大致不变。临床治疗中改善局部血管病变的方法可能优于加速血流速度的方法,进一步针对局部血管异常改变的介入治疗也将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透明质酸钠黏弹性补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为黏弹性补充疗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81膝(120例),其中轻度61膝,中度72膝,重度48膝.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次2 ml,每周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应用VAS视觉模拟标尺法、日本骨科协会(JO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1、2年进行疗效评估.结果:①VAS疼痛分值:治疗前平均(7.26±1.83)分,治疗后1个月平均(1.85±1.21)分,随访1年时平均(2.54±1.40)分,随访2年时平均(3.07±1.51)分,均比治疗前降低.②JOA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平均(18.7±6.6)分,治疗后1个月平均(84.3±15.5)分,1年平均(75.4±22.4)分,2年平均(64.8±25.6)分,均较治疗前提高.③远期疗效评估:采用JOA评分方法,181膝治疗后1个差45膝.随着时间推移,疗效逐渐下降.治疗2年时轻度患者优16膝,良22膝,可15膝,差8膝;中度患者优16膝,良20膝,可21膝,差15膝;重度患者优8膝,良8膝,可10膝,差22膝.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尤其对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更为满意,对重度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铍针与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对重心指数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力军  张斌  李文华  唐燕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17,30(12):1091-1096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刀组男1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1±7.07)岁,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扶他林乳胶剂组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62±8.08)岁,采用扶他林乳胶剂3~5 cm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另取正常人36例为正常组,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8±7.55)岁,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重力四格秤测量双足前后四点负重的方法来观察3组患者双足负重情况,测算重心到原点的距离d值,并以d值为观察指标,以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患者脱落,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其余10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8~35 d,平均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与正常组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d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d值均减小。参照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患者后,治疗后重心更接近原点、负重情况得到改善。四格秤测试KOA患者治疗前后重心的变化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骨折脱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达到解剖复位、早期活动,患者往往选择手术治疗。但经过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遗留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笔者采用肩关节腔药物注射、中药口服结合手法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成功的镇痛可以让患者早日出院,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初步的康复。综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法应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术前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成功镇痛的第1步,在术前即应使用镇痛措施;术中镇痛包括局部伤口浸润、关节内麻醉药物的管理;术后镇痛应包括口服镇痛药物、恒速输注设备、患者自控镇痛、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持续低温疗法以及补充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