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8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膝骨关节炎周围血供变化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7,30(8):701-706
目的:对比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膝关节周围血供变化。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纳入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30例。膝骨关节炎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65.967±7.132)岁,平均动脉压(93.462±7.633)mm Hg;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867±6.356)岁,平均动脉压(92.122±9.675)mm Hg。检查方法包括彩超和下肢CTA;观察指标包括侧支循环,动脉迂曲,动脉畸形,管腔狭窄和动脉壁斑块形成情况。根据动脉的狭窄程度不同分为5级:1级为无狭窄,2级为轻度狭窄(1%~49%),3级为中度狭窄(50%~70%),4级为重度狭窄(70%~99%),5级为完全闭塞。测量两组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的大小以及血流动力情况,并将膝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剔除或脱落病例。膝骨关节炎组3例形成侧支循环,对照组4例;膝骨关节炎组0例动脉迂曲,对照组2例;两组均无动脉畸形。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无狭窄0例,轻度14例,中度7例,重度9例,闭塞0例;对照组动脉无狭窄9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4例,闭塞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狭窄比对照组严重。膝骨关节炎组30例动脉形成斑块,对照组20例形成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对照组。膝骨关节炎组斑块钙化率100%,对照组63%。胫前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胫前动脉直径较大。两组腘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胫后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动脉流量方面,3条动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局部血管主要病理改变为狭窄和斑块形成,而局部动脉血流总量大致不变。临床治疗中改善局部血管病变的方法可能优于加速血流速度的方法,进一步针对局部血管异常改变的介入治疗也将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查找关于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  相似文献   
3.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3,26(9):748-75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内翻及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和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进行治疗。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岁。术前HSS功能评分平均67.6±2.8,股骨胫骨角平均(185.54±1.11)°,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平均(96.54±0.52)°。术后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通过测量股骨胫骨角及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评估矫形效果。结果:手术均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为5~7年。术后1年HSS功能评分85.5±3.7,较术前提高(t=-33.135,P=0.000);末次随访HSS功能评分80.3±5.4,较术后1年降低(t=-13.215,P=0.000)。术后1年股骨胫骨角平均(173.65±0.92)°,较术前降低(t=28.739,P=0.000);末次随访股骨胫骨角平均(174.34±0.53)°,较术后1年提高(t=2.331,P=0.048)。术后1年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平均(87.32±0.33)°,较术前降低(t=37.264,P=0.000);末次随访平均(87.67±2.82)°,较术后1年提高(t=2.469,P=0.03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术前计划和术中的力线观察对于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联合使用关节镜技术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关节内病变的清理和下肢力线的改善共同保证术后良好的疗效。术后骨关节炎的进展仍然在继续,但非常缓慢,中期疗效仍较满意。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是治疗单纯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肩袖损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肩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30例的手术效果,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2~67岁,平均62岁。测定患者术前术后休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小撕裂0例,中撕裂16例,大撕裂12例,巨大撕裂2例。休息时VAS评分从术前6.3±3.2 降到随访时0.8±1.4,活动时VAS评分从术前7.7±2.1降到随访时1.7±1.6.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LA评分由术前15.1±4.6增加到随访时31.2±5.0;ASES评分由术前的30.2±16.0增加到随访时80.4±13.0.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为94%,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肩袖损伤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人内侧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4,27(8):631-63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人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4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0~60岁,平均(55.3±2.8)岁;左膝22例,右膝27例.49例平均屈曲角度(116.01±12.03)°.术前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平均48.73±8.43,Lysholm评分平均63.95±5.45.均采用标准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切除损伤部分半月板,遗留前方正常半月板组织.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保持5级肌力,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能完全伸直及完全屈曲.49例平均屈曲角度(136.77±18.56)°,较术前提高(t=17.56,P=0.001);终末随访膝关节HSS功能评分86~95分,平均90.17±4.10,较术前提高(t=12.65,P=0.001);Lysholm评分82~91分,平均87.84±5.16,较术前提高(t=13.45,P=0.0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中老年人单纯内侧半月板损伤疗效优良.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术后短期内部分患者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但经过治疗及康复均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止点足印重建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对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端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撕脱骨块解剖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ACL止点胫骨端足印重建术。ACL止点撕脱骨折Meyers-Mc KeeverZaricznyj分型:Ⅲ型2例,Ⅳ型4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4~52岁,青少年2例,分别为男14岁和女15岁)。术前患膝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术后患膝前抽屉试验及Pivotshift均阴性,无伸膝受限。术后影像学复查示ACL止点撕脱骨折均愈合,骨折复位良好,ACL走行正常。术后3个月及1、2年的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止点足印重建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重建,尤其适用于撕脱骨块碎裂严重或胫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中年人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智尧  张磊  刘劲松  孙晋  马佳  张晟  刘晓华 《中国骨伤》2016,29(11):1022-1026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中年人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愈合情况。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65±3.63)岁(50~60岁);左膝28例,右膝12例;屈曲角(117.50±7.16)°(110°~130°)。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54.30±14.72(23~71分),IKDC评分50.65±15.95(18~78分),WOMAC评分23.80±19.39(2~75分)。均采用关节镜下全关节内半月板缝合术,术后以临床评分及MRI检查来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保持5级肌力,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能完全伸直及完全屈曲。40例平均屈曲角(125.00±5.13)°(110°~130°),较术前改善(t=-3.47,P=0.003)。终末随访膝关节Lysholm、IKDC及WOMAC评分分别为79.50±8.70(t=-7.790,P=0.000),79.40±10.40(t=-8.431,P=0.000),8.15±6.77(t=3.988,P=0.001),均较术前改善。MRI随访完全愈合4例,部分愈合22例,未愈合14例。损伤较小缝合3针及以下者,不愈合率为27.3%(6/22);损伤较大缝合大于3针者,不愈合率为44.4%(8/18)。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中年人单纯半月板损伤疗效良好。术后不愈合率达35%,中年人半月板愈合能力较差。损伤较小者愈合率相对较高,损伤越大愈合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邓南凌  张磊  孙晋  马佳  张晟  刘晓华  姜博  李妍 《中国骨伤》2021,34(3):269-274
目的:对比同种异体胫前肌腱(tibialis anterior allograft,TAA)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 autograft,HTA)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10年随访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单束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