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6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94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 系统总结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及就医过程中的污名化体验,了解其内心真实诉求,为更好地针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JBI、CINAHL、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BSCO 数据库、Embase 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8月18日收录的所有有关艾滋病患者污名化体验及应对措施的所有类型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研究,提炼出51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6个新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自我污名化(自我污名化导致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持续堆积和回避社会行为);家庭污名化(家庭污名化导致家庭成员对艾滋病患者产生抵抗心理和出现排斥行为);公众污名化(公众污名化导致公众对艾滋病患者言语上进行指责、羞辱及行为上过度预防)。结论 健全自我认知、良好家庭支持系统及稳定医疗系统三者的建立是消除艾滋病患者污名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晚期疲乏特征的潜在类别,比较不同类别孕妇在人口学特征及睡眠质量、心理韧性上的差异。方法 于2022年4—7月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2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妊娠晚期疲乏特征可分为2个潜在类别,即高情境性-广泛疲乏型(29.08%)和积极情境性-疲乏低发型(70.9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不良妊娠史、睡眠质量及心理韧性是孕妇妊娠晚期疲乏特征的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孕妇妊娠晚期疲乏特征存在群体异质性,可分为2个潜在类别,妊娠周数较大、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睡眠质量差的孕妇妊娠晚期疲乏症状较重,应对该类别孕妇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3.
孙萌  郑蔚  张利霞  史艳萍  史小艳 《护理研究》2013,(11):3617-3619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合理性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郑州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241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113.05±26.04)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4.86±3.95)分;主观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伦理和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和咨询及总体核心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的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建议护理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主观社会支持,提高其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肝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A组给予肝素,B组给予生理盐水.然后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时两组大鼠脑梗死灶内TNF-α含量.结果缺血前,两组大鼠脑内TNF-α均呈低水平表达.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缺血3h再灌注3h、6h、24h、72h时,两组大鼠缺血侧脑内的TNF-α均呈高水平表达,但A组鼠脑内的TNF-α表达低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不影响正常脑组织内低水平的TNF-α的表达,但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内高水平的TNF-α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脑缺血后脑组织中MMP-9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高血糖加重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高血糖模型;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MMP-9蛋白表达,并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 高血糖组缺血再灌注24h、48h的MMP-9 表达明显增加,其阳性细胞数与血糖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且血脑屏障通透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高血糖可诱导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的MMP-9 表达,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加重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6.
高娅  王婷 《中国科学美容》2011,(17):158-159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HBV感染、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标志物模式1~5均有HBV-DNA阳性检出,其中模式4的检出率最高(81.7%),而且DNA含量也最高;模式6~9均为DNA阴性。在乙肝五项指标中,HBeAg的定量结果与HBV-DNA含量相关性最大(r=0.713)。结论 HBV标志物和HBV-DNA既相关又有所不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并相互补充才能更好的反映患者HBV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心肌组织中RASSF1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3mg/(kg·d)皮下注射,干预组在建模同时灌胃替米沙坦8.33mg/(kg·d)。10d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肥厚指数测定;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RASSF1A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血流动力学、心室肥厚指数及病理观察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发生心肌肥厚,干预组上述变化较模型组减轻。3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ASSF1A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968,284.445,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干预组RASSF1A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RASSF1A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通过调节RASSF1A的表达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in1和mTOR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n1蛋白、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0.0%、62.5%)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2.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in1=4.762,P=0.027;χ2mTOR=6.036,P=0.014)。Pin1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年龄、性别及TNM分期等病理学参数无关;mTOR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n1与mTOR的蛋白表达呈正关联(rP=0.389,P=0.008)。结论:Pin1和mTO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in1可能与mTOR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周期,从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小鼠成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的最佳冷冻载体及冷冻方法。方法:用乙二醇和蔗糖为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将小鼠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分为冻融、暴露和对照组。冻融组分别采用普通麦管、封闭式拉细麦管(CPS)和开放式拉细麦管(OPS)作载体,采用玻璃化快速冷冻和快速复温的方法冻存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暴露组卵母细胞仅暴露在冷冻和复苏液中,不进行冷冻;对照组卵母细胞不接触冷冻和复苏液。观察各组处理后卵子回收、受精、卵裂等情况。结果:冻融组普通麦管、CPS和OPS处理的卵母细胞回收率分别为92.0%、92.3%和72.3%,OPS处理卵母细胞的回收率显著低于普通麦管和CPS处理的卵母细胞(P<0.001);普通麦管、CPS和OPS处理的卵母细胞复苏存活率分别为43.5%、72.2%和76.5%,CPS和OPS处理卵母细胞的复苏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麦管组处理的卵母细胞(P<0.001)。冻融、暴露和对照组的卵裂率分别为38.6%、69.2%和73.5%,冻融组显著低于暴露和对照组(P<0.001)。结论:CPS法在玻璃化冷冻保存成熟的卵母细胞方面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10~2018-10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59例(PVT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PVT患者78例作为对照(非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P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脾静脉内径、食管套扎术史、胃底硬化剂注射史、脾切除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升高(OR=1.014,P=0.008)、脾静脉内径增宽(OR=1.959,P=0.000)、脾脏厚度增加(OR=1.117,P=0.012)、有脾切除史(OR=4.559,P=0.001)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脾静脉内径在诊断肝硬化合并P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5、0.640、0.725,脾静脉内径指标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诊断价值最高。腹胀、消化道出血、发热、腹水、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静脉内径增宽、血小板计数升高、脾脏增厚、脾切除史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VT形成可加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