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促进局部的消肿,减轻股四头肌萎缩,防止膝关节僵硬和伸膝装置的粘连,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方法:术后6h至6~8周指导患者阶段性的进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的康复锻炼。结果:35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切口均按时良好愈合,平均3~4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达到正常范围。关节屈曲均大于90°,无疼痛、畸形。结论: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越早越好,科学而有序的康复护理是促进伤口愈合、骨折早期愈合、恢复膝关节高能活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2.
影响32P囊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寻找影响颅咽管瘤囊内放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疗效不同的囊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 ,进行临床特征、治疗经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以Karnofsky评分法可将 33例患者分为疗效差和疗效好两组 ,疗效差组肿瘤容积、治疗次数明显大于疗效好组 ,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肿瘤容积大小是影响疗效的主要临床因素 ,其他可能影响肿瘤疗效的因素有待进一步考察确定  相似文献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舒乐安定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舒乐安定的浓度。检测波长为240nm,利眠宁为内标,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移动相。回收率为97.3~108.9%,日内和日间误差(浓度0.60μg/ml)(CV)分别为2.5%和2.9%(n=9)。对临床数十名患者血浓测定,其血浓在0.4~0.87μg/ml,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高萍  岳书勇  高伟  杨敏 《天津医药》2001,29(4):206-207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患者胃肠粘膜保护性激素--血浆生长抑素(SS)和前列腺素E2(RGE2)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放免法检测正常人20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肝硬化患者各20例血浆SS和PGF2含量。结果血浆SS正常人为(39.5±9.3)μg/L,Du组为(24.1±4.4)μg/L,肝硬化患者为(20.3±7.6)μg/L。血浆PGE2正常人为(2617±344)μg/L,Du组为(2102±507)μg/L,肝硬化患者为(1308±273)μg/L,Du及肝硬化病人血浆SS和PGE2含量比正常人降低(均P<0.01)。结论Du和肝硬化患者血浆SS和PGE2含量均减少,后者比前者减少更显著,这可能是Du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肠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5.
误诊误治现象是发生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随着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检查手段的工程技术化,医学仪器的计量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有效性.现代的临床诊断(包括物理诊断、生化诊断、影像诊断)主要是靠医疗仪器来实现的,文章引入医学计量控制机制,说明通过对医学仪器的测量控制、计量监督和计量评审的方法,检查或检验医疗器械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标准、规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医疗仪器的可用性进行确认,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医疗服务工程技术化导致误诊误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对74例患者其中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25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EH+HC),和24例正常血压血胆固醇者(NT)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测定评价,并测定其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前列腺环素(PGI2)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EH+HC和EH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百分率FMD(%)均较NT组明显减弱(P均<0.001),EH+HC组又较EH组明显减弱(P=0.021),而三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EH+HC及EH组血浆NO,PGI2水平均较NT组减低(P均<0.01),EH+HC组又较EH组明显降低(P=0.027)。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内皮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高频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简单、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应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吸烟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技术 ,对 6 3例患者其中 2 2例原发性高血压 (EH) ,2 2例高血压伴吸烟患者(EH+SM) ,和 19例正常血压无吸烟史者 (NT)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测定评价 ,并测定其血浆一氧化氮 (NO) ,内皮素 (ET) ,血栓素 B2 (TXB2 )和前列腺环素 (PGI2 )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 发现 EH+SM和 EH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百分率 FMD%均较 NT组明显减弱 (P均 <0 .0 0 1) ,EH+SM组又较EH组明显减弱 (P=0 .0 2 3) ,而三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EH+SM及 EH组血浆 NO,PGI2 水平均较 NT组减低 (P均 <0 .0 1) ,EH+SM组又较 EH组明显降低 (P=0 .0 2 9)。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高血压伴吸烟患者 ,内皮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 ,高频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简单、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慢性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不同模式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对619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HBsAg( )/HBeAg /抗-HBc( )组、HBsAg( )/抗-HBe( )/抗-HBc( )组、HB-sAg( )/抗-HBc( )组、单项抗-HBc( )组及抗-HBs( )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44%、32.26%、24.71%、7.14%和2.50%,HBsAg( )/抗-HBs( )/抗-HBe( )/抗-HBc( )组阳性率为15.7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 、PreS2Ag 在HBsAg( )/HBeAg(-)、HBsAg( )/HBeAg 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85%、91.64%和18.36%、46.43%。结论HBeAg、PreS1Ag与HBV-DNA高度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免疫指标,HBsAg( )/抗-HBs( )同时存在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或不同亚型二次感染有关,HBe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有相关性,HBs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9.
运用换位思考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将其他行业的“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宗旨引入护士素质教育中 ,影响护士自发的追求美的职业形象。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供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论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用肌电图测定70例糖尿病患者(35例DPN患者和35例非DPN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并同时检测血清VEGF、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DPN组正中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非DPN及正常组(P <0.01). DPN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非DPN组(P<0.01).结论:DPN患者中VEGF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