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方法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美托洛尔组(n=12),TFE小剂量组(n=11),TFE中剂量组(n=10),TFE大剂量组(n=12),另取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n=10).观察各组动物血流动力学变化,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及MMP-2和MMP-9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可逆转左心室质量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教(P<0.05或0.01),减少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并降低MMP-2和MMP-9的酶活性(P<0.05或0.01).结论:TFE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以及MMP-2和MMP-9的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22.
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晨起口服利塞膦酸钠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2组均在晚间口服维生素D3/碳酸钙(凯思立D片),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摄胸腰椎侧位X线片,并观察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结果:共入组42例,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试验组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髋部骨密度之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脆性骨折发生,安全性观察指标无异常变化. 结论: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安全有效的,用药6个月内即能明显增加患者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23.
血管舒缩在人体局部生理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局部血压的形成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组织的血供。肌球蛋白是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VSM)的一种收缩蛋白,其轻链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血管舒缩调控的终末路径,也是血管舒缩调节机制中信号转导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机体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采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脂肪细胞INSR mRNA表达,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S、FINS、ISI、Homa—IR水平显著上升(P〈0.01),INSR基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优降糖组和针刺组FBS、FINS、ISI、Homa—IR显著下降(P〈0.05,或P〈0.01),I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优降糖组比较,治疗后针刺组FINS水平显著降低,J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T2DM大鼠存在脂肪细胞,NS尺基因表达低下,针刺和优降糖均可上调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针刺改善T2DM大鼠脂肪细胞INSR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导致心功能障碍(SIMD)发生率、心功能及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4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根据是否应用艾司洛尔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50),比较2组入组时(T_0)、诊断SIMD时(T_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脏功能、肌钙蛋白I(c Tn I)、心脏超声和DC水平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IM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5%vs.58.0%,χ~2=5.145,P<0.05)。T_1时对照组患者NT-pro BNP和LVEDD均明显上升,而LVEF和DC水平明显下降(t=2.567、1.782、2.052、2.419,P=0.008、0.042、0.024、0.011),而观察组仅可见NT-pro BNP明显上升(t=2.107,P=0.022)。T_1时观察组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t=2.455,P=0.010),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2.607,P=0.007)。与T0比较,SIMD 2亚组患者T_1时NT-pro BNP和LVE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LVEF和E/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未用艾司洛尔亚组DC水平明显降低(P<0.05);T_1时艾司洛尔亚组NT-pro BNP明显低于未用艾司洛尔亚组(P<0.05),而LVEF和DC明显高于未用艾司洛尔亚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DC(r=-0.637,P<0.05)和艾司洛尔干预治疗(r=-0.685,P<0.05)均与SIMD的发生呈负相关。△DC与艾司洛尔干预治疗之间呈负相关(r=-0.69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使用艾司洛尔治疗后可以使SIMD发生风险降低22%(P=0.002),△DC每增加1 ms可以使SIMD风险升高27%(P=0.007)。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艾司洛尔可以明显改善DC的波动幅度并且降低SIM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6.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五味理论做了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的配属关系、五味的宜禁、五味的体用、五味的气机升降及五味的内涵等,以系统地梳理五味理论的脉络。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女性腰椎侧位与后前位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探索女性腰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观察166名45~70岁的女性无骨质疏松症状健康体检者,使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观察对象的腰椎后前位BMD(L2-4BMD)、侧位BMD(B2-4BMD),根据是否绝经及L2-4BMD是否正常,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即未绝经L2-4BMD正常组、未绝经L2-4BMD异常组、绝经后L2-4BMD正常组、绝经后L2-4BMD异常组,分析L2-4BMD、B2-4BMD及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等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在L2-4BMD正常组,绝经者BMD与未绝经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绝经后BMD明显降低;在L2-4BMD异常组,绝经者BMD与未绝经者比较,L2-4BMD明显降低,B2-4BMD无显著差异。各组B2-4BMD与L2-4BMD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绝经后L2-4BMD正常组B2-4BMD与绝经年数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因变量B2-4BMD(y)主要由L2-4BMD(X1)、绝经年数(X2)、体质量指数(X3)决定,各组具有相应的回归模型:绝经后L2-4BMD正常组、绝经后L2-4BMD异常组、未绝经L2-4BMD正常组、未绝经L2-4BMD异常组,其B2-4BMD的回归方程分别为:r=0.147+0.501X1-0.007X2,y=-0.437+0.457X1+0.024X3,y=0.102+0.559X1,y=-0.350+0.947X1。结论女性B2-4BMD与L2-4BMD有显著相关关系;女性B2-4BMD与是否绝经、L2-4BMD是否正常有关,绝经后女性更应当早期检查骨密度。  相似文献   
28.
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嗅鞘细胞具有支持和促进多种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与其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相关,如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在维持神经元存活、生长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在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112007-03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SD大鼠30只用于嗅鞘细胞培养,出生24 h内的SD乳鼠60只用于脑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大鼠嗅鞘细胞,添加Forskol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培养至10 d,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1 × 109L-1密度接种,待细胞贴壁后加入含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48 h后收集上清液.待所有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收集完毕后,将其混合,低温离心后收集浓缩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80℃保存备用.取体外分离 培养的乳鼠脑海马神经元,设立正常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主要观察指标:海马神经元活性,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且前者升高幅度大于后者(F=5.85,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最增高(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F=5.04,F=5.16,P<0.05).结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活性,抑制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和神经元凋亡;消除神经生长因子后,以上保护作用减弱,提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存在多种营养物质共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尤以神经生长因子为重.  相似文献   
29.
骨质疏松症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合并症之一,RA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皆会对骨质结构、骨代谢造成影响,导致RA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新型药物的研发不断深入为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本文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和RA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药物的角度,对现有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研究发现,瓜氨酸化蛋白(Citrullinated Protein)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的重要靶抗原之一,其相对应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被认为是目前RA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中最有前途的特异性诊断抗体。本文主要对瓜氨酸蛋白在R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