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目的本研究探讨HMGA2蛋白在人类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临床和病理数据完整的口腔鳞癌术后存档的石蜡包埋标本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HMGA2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HMGA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具有高的阳性表达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具有高表达,在Ⅲ期+Ⅳ期组具有高表达。结论 HMGA2可以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2.
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烟雾中HPV DNA检测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过程中所排放的烟雾是否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DNA)存在,这些病毒的致病性如何。[方法]收集32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烟尘标本共96份,距烧灼部位1cm处、3cm处、5cm处各32份;用PCR方法检测烟尘标本中的HPV DNA,观察其阳性率;用烟尘标本涂擦30只大白鼠的阴道、外阴粘膜,对有皮损的部位做病理切片及PCR检测。[结果]用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烟尘中,有HPV DNA存在,经大白鼠感染试验证实,有一定的致病性。[结论]用CO2激光治疗的烟尘中有 HPV DNA存在;烟尘中的HPV DNA有一定的致病性;排烟设备距烧灼部位1cm以下最为安全。  相似文献   
43.
Tei指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Tel指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Ganau分型,采用脉冲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并计算右心Tei指数,与23例健康人右室Tei指数作对比。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右心Tei指数增加,与(IRT+ICT)显著正相关(r=0.89,P〈0.001),与ET及IRT有相关性(r=-0.70,0.77,P〈0.01),与ICT无明显相关性(r=0.36,P〉0.05)。结论Tel指数是一个敏感、简便、综合评价右心整体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4.
改革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式,丰富实验报告书写模式,用不同的实验报告表述不同的实验教学阶段,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实验报告书写质量,体现整体护理理念,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的建立,为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1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有超声心动图异常的79例(61.24%)。其中瓣膜异常52例,82.6%(43/52)的瓣膜异常患者无临床症状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心包积液36例,其中轻度23例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肌异常24例。兼有不同程度的瓣膜、心肌或心包病变者34。有抗磷脂抗体的患者心瓣膜损害的发病率较高(33/49),提示这种抗体在SLE患者心瓣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突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饮酒对长期酗酒者MCA血流灌注影响的TCCD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饮酒对长期酗酒者脑血流灌注影响的规律。方法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 (TCCD) ,对 76例酗酒者 (实验组 )及 5 2例非酗酒者 (对照组 )分别在饮酒前、饮酒后 30 min、1h、 2 h测定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收缩期峰值流速 (Vp)、舒张末期流速 (Vd)、平均血流速度 (Vm)、搏动指数 (PI) ,并观察频谱形态。采用同一品牌和批号的市售白酒 ,饮酒量按纯酒精折算 (0 .6 5 g/kg) ,实验于晚餐前 2 h开始 ,2 0 min内饮入。结果  (1)酗酒者饮酒前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基础血流速度 (Vp、 Vd及 Vm)均较正常减低、搏动指数 (PI)增大(P分别 <0 .0 1或 <0 .0 5 ) ,以平均血流速度 (Vm )减低最明显。血流频谱形态圆钝 ,S1 、 S2 峰融合 ,S2 >S1 。酗酒者饮酒后 30 min血流动力学参数较饮酒前变化不明显 ,1h后血流速度较饮酒前增高 (P<0 .0 1或 <0 .0 5 ) ,饮酒后 2 h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基本恢复到饮酒前状态 ;(2 )非酗酒者饮酒后 30 min脑血流速度明显增高 ,1h后达到高峰 ,2 h后基本恢复到饮酒前状态 ;饮酒后脑动脉血流频谱 S1 峰较饮酒前尖耸。结论 本研究显示 :是否长期酗酒脑血流灌注情况有所不同、对急性酒精干预的反应不同 ;揭示了长期酗酒者对脑血流灌注的损害 ,对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一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子代细胞增殖失控等导致的恶性血液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参与这一发生发展过程,检测不同时期其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静脉血中的水平,有利于认知与血管新生及体液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5-06/2006-04在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分为:①初诊未治组10例。②复发组5例。③完全缓解组10例。并设9名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在评定白细胞介素12水平时,将初诊未治组与复发组合并为初诊复发组:①两组的发病机制相似。②两组病例数较少,单独观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5例患者和9名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初诊未治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与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③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与白细胞介素12之间存在负相关(r=-0.9644P<0.05)。④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r=-0.0883,-0.3593,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与临床病情变化有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骨骼肌纤维再生病理特点。方法选择经骨骼肌活检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骨骼肌标本,冰冻连续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肌纤维再生情况,部分留取电镜标本在电镜下观察骨骼肌纤维再生超微结构特点。结果活检骨骼肌标本在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中未见明显再生肌纤维,电镜下观察到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骨骼肌内可见静止、活化的肌卫星细胞。结论电镜下观察到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肌肉内存在肌卫星细胞的活化、分裂及早期再生肌纤维。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梗死相关血管延迟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延迟血运重建治疗组(124例)和药物治疗组(151例).对所有患者随访4~88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临床不良事件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及利用QRS计分评估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 延迟血运重建组平均住院时间[(13.8±9.7)日]显著少于药物治疗组[(19.8±8.9)日](P〈0.05);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药物治疗组(P〈0.05);随访期间,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示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药物治疗组(P〈0.05).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回缩率(0.376±0.129)显著大于药物治疗组(0.173±0.098)(P〈0.05).结论 延迟血运重建能减少住院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心室功能、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