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8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颅底脊索瘤的手术策略、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的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73例患者(共行500例次手术)。其中2004—2019年为早期手术组,采用以肿瘤为中心的手术策略;2020—2021年为近期手术组,依据肿瘤的起源部位及其沿着颅底骨缝、神经和大血管孔道延伸生长的特点进行顺序探查和切除(探查顺序形似"龟背")。比较两种手术策略切除肿瘤程度的差异。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间PFS和OS的差异。结果500例次手术中,413例次为早期手术组,肿瘤的全切除率、次全切除率、部分切除率分别为35.1%(145例次)、36.6%(151例次)、28.3%(117例次);87例次为近期手术组,肿瘤的全切除率、次全切除率、部分切除率分别为52.9%(46例次)、37.9%(33例次)、9.2%(8例次),两组肿瘤的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0例次手术,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4.6%(23例次)。373例患者中,术后1例(0.3%)死亡,1例(0.3%)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共325例(87.1%)患者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3~193个月)。182例(56.0%)复发,估计总体患者的中位PFS为24个月(95%CI:17.5~30.5);85例(26.2%)死亡,估计总体患者的中位OS为106个月。生存分析显示,与原发性肿瘤、肿瘤体积小、肿瘤全切除、病理学类型为经典型或软骨型肿瘤及术后放疗的患者比较,复发性肿瘤、肿瘤体积大、肿瘤非全切除、病理学类型为去分化或差分化或肉瘤样型肿瘤及术后未行放疗患者的PFS和OS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据颅底脊索瘤生长侵袭特点,采用"龟背"形顺序探查、切除肿瘤的手术策略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肿瘤是否原发、体积大小、切除程度、病理学类型、术后是否放疗可能与颅底脊索瘤患者术后的PFS和OS有关。  相似文献   
63.
任亚娟  李靖  贺欣 《北京医学》2016,(3):271-273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2-2012年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8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3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为4.9%(31/628),明显高于同期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0.9%(122/13 479),P< 0.001].31例术后迟发出血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岁±20)岁;出血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中位时间为术后第8天.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高压和(或)脑膜刺激征(71.0%),脑疝(16.1%),癫痫(9.7%)以及晕厥(3.2%).11例出现二次出血,二次出血发生率为35.5%(11/31).25例患者康复出院,其中21例恢复满意,另4例神经功能障碍较前加重;其余6例死亡.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且术后1周左右迟发出血比例较大,出血后二次出血发生率高.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抢救;出血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绝大部分胶质瘤在术后数年内均将复发,这也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瘤周肿瘤细胞浸润区域是肿瘤复发高危区,本研究将其定义为肿瘤侵袭半暗带。依靠传统T1加权强化影像界定胶质瘤侵袭范围不够精确,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能够反映组织在分子弥散、血流灌注和代谢方面的差异,在鉴别肿瘤侵袭区、水肿区、正常脑组织区具有独特优势。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构建胶质瘤侵袭半暗带理论有助于实现胶质瘤的精准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5.
66.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相关性脑室炎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相关性脑室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脑脊液分流管性感染的患者,先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取脑室内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检查。术后,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前.每日经脑室外引流管注入万古霉素25~50mg;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后,确定或调整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在脑室炎治愈后,根据需要最终对脑积水给予合理的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感染凝固酶阴性或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者共9例,其中1例感染阴沟杆菌、克雷伯杆菌和产气肠杆菌;1例感染链球菌;1例感染牛粪杆菌。药敏试验表明:9例患者感染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但其中仅1例对庆大霉素敏感。1例感染链球菌和2例感染杆菌者,均有各自敏感的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实际有效者8例;抗生素治疗疗程为16~36d。11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9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①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是一种治疗脑室炎可靠而有效的方法。②万古霉素是治疗脑室炎的首选药物,少数患者需要加用或改用其他抗生素。③系统性抗生素治疗的作用尚不能肯定,可在感染表现期辅助使用。④脑室炎的诊断和治疗还涉及很多问题,有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目的构建CD、Flt-1基因共表达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对BT325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从大肠杆菌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RCR)扩增CD基因和FL]r-1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D基因和Flt-1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证实所构建的载体。转染BT325细胞株,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RT--RCR方法获得CD基因和Flt-1基因片段,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FP-C1-CD-Flt-1构建成功。转染72h后实验组细胞生长速度是control组的(33.20%±5.4%),流式细胞术发现实验组细胞的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ntrol组,细胞出现凋亡,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9.7%±5.4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c1-CD-Flt-1,其体外可抑制BT325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68.
陆峥 《中国医药》2014,(7):992-99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改进方法与经验。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对枕下乙状窦后骨瓣开颅的技术细节加以改进。术中采用直切口,在星点钻单孔,暴露横窦乙状窦连接部。根据静脉窦的解剖特点,用铣刀直接铣开骨瓣,不刻意暴露状窦。术毕利用钛片将骨瓣复位。结果共切除桥小脑角肿瘤46例。除早期4例乙状窦出血外,开颅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30±5)min。肿瘤显露满意,全切除43例,大部切除3例。骨瓣复位良好,骨质缺损少,无脑脊液漏等常见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安全,快捷,微创。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手术治疗的188例早期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95例)与显微镜组(9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 结果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96.6±10.7)min vs(171.3±26.4)min],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32.8±6.2)mL vs(112.8.0±17.0)mL]、血肿清除率提高(95.9%±4.2% vs 87.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6个月mRs评分,神经内镜组的预后良好率(26.3%,25/95)高于显微镜组(15.1%,1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早期基底节区HICH较显微镜手术快速安全、视野清晰,且患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