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65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晕伴左上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7日收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冷感,站立位头晕加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视物成双,无饮水呛咳,持续10余分钟后缓解或症状减轻;类似症状反复出现。期间患者曾多次自行到社区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头晕发作日见频繁,起初每2~3 d发作1次,现加重至每天发作3~4次,门诊就诊时发现患者双侧血压不对称,左侧无脉,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130/80 mmHg,诊断考虑后循环缺血,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相似文献   
72.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3.
<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其合成、存储、分解、代谢儿茶酚胺,并因后者的释放引起症状。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50岁[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0%~90%[2],可伴有典型的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手术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胆固醇水平变化及其与结直肠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术前及术后1、3、7d测定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固醇含量,记录相应病例的肿瘤侵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情况.并取健康查体者30例做术前对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临床病理分期有相关性.术后胆固醇水平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胆固醇降低,术后升高,并且与临床分期相关,分期越晚,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症小体(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rotein 3 inflammasome,NLRP3)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对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AD患者116例,观察患者治疗1年后的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好转组和预后不良组,统计2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AD患者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NLRP3和HMGB1水平对AD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HMGB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NLRP3水平均高于预后好转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MGB1,NLRP3,Hcy水平升高为AD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显示,血清HMGB1,NLRP3水平及两者联合对AD患者发生预后不良评估的AUC分别是0.725、0.729、0.796。结论 血清NLRP3和HMGB1水平是评估AD患者预后不良的较好指标,两者联合对AD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6.
预测心肌梗塞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剑  韩明伦 《临床荟萃》1996,11(21):964-965
MI是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近十多年来在MI治疗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寻求能够预测MI预后的因素,以便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现复习文献综述如下。 1 24小时心电图的心率变化性 24小时心电图的心率变化性是指24小时内的平均心率变化指标如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及平均心率等。Algra等对6693例AMI患者进行两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短期心率变化(RR间期每分钟标准差的24小时平均值)和长期心率变化(RR间期的每分均值的24小时平均值)的变化性小的患者猝死危险性比变化性大者多2倍,且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最低心率(每分钟平均心率最小值)≥65次/分的患者猝死危险是<65次/分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本研究对三种后路腰椎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方法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取2013-2015间的65例患者,均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疼痛控制,20例接受小剂量吗啡硬膜外缓释法,22例患者接受了静脉自控镇痛泵,23例患者接受哌替啶注入。患者的评级疼痛强度(视觉模拟量表得分从0(没有痛苦)到10(最多剧烈的疼痛),恶心(从0(没有恶心)到10(严重恶心)),和呕吐(从0(没有呕吐)到10(严重呕吐)),记录术后4 h,1 d,2 d,3 d的数据。结果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缓释组和静脉自控镇痛泵组相比哌替啶组的镇痛增强效果在术后1 d和2 d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 d、2 d和3 d,恶心、呕吐(PONV)并发症静脉自控镇痛泵组比其他两组更严重(P0.05)。结论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缓释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腰椎后路手术术后的疼痛并最小化恶心呕吐(PONV)的程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之间静力性平衡指标的差异,探讨维生素D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6名年龄32~7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测定体重指数、跟骨骨密度、25(OH)D3水平等指标,应用Foot Scan Balance7.7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评估静力性平衡功能,获得压力中心的移动轨迹总长度(TTW)及包绕95%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内的椭圆面积(EA)两项平衡参数,分析维生素D对平衡参数的影响。结果 86名受检者平均年龄(54.99±10.19)岁,男女比例40∶46,按照25(OH)D3水平分为3组:严重缺乏组(10 ng/ml,n=32);缺乏组(≥10 ng/ml而20 ng/ml,n=40);不足组(≥20 ng/ml而30 ng/ml,n=14)。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总长度(TTW)及包绕95%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内的椭圆面积(EA)明显高于不足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0.66±4.42)mm对(97.0±20.1)mm;(11.55±8.78)mm2对(6.58±2.68)mm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5(OH)D3水平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总长度(TTW)及包绕95%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内的椭圆面积(EA)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835和-0.247,P0.05。且独立于年龄、性别、跟骨骨密度等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同静力性平衡之间存在独立负相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维生素D的筛查及补充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近年的寨卡病毒病疫情波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指定紧急研究和发展计划。本文着重阐述了寨卡病毒的发现、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寨卡病毒病疫情发展及医学危害,以及口岸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研究巴豆生物碱(CA)对Lewis小鼠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对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Caspase-3、Bax)、YAP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CA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Lewis鼠源性肺腺癌细胞(LLC),复制小鼠皮下成瘤模型,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CA组、中剂量CA组、高剂量CA组及顺铂组。皮下成瘤1周后给予药物干预,第22天对5组小鼠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判断CA对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urvivin、Caspase-3、Bax及YAP蛋白相对表达量;qRT-PCR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Bax及YAP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中剂量CA组和高剂量CA组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较对照组、低剂量CA组及顺铂组好。低剂量CA组、中剂量CA组、高剂量CA组及顺铂组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细胞凋亡现象,对照组肿瘤细胞多为坏死细胞。低剂量CA组、中剂量CA组、高剂量CA组及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3.91%、14.83%、27.84%和68.45%,4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抑瘤率依次升高,顺铂组肿瘤生长最慢。不同剂量CA组中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CA剂量越高,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越低;而不同剂量CA组中Caspase-3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CA剂量越高,Caspase-3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越高;各组Y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对Lewis肺腺癌小鼠瘤体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引起细胞凋亡。CA通过促进Bax和Caspase-3表达及抑制Survivin表达来调控Lewis小鼠肺腺癌细胞凋亡;其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从而使得Survivin对Caspase-3的抑制作用减弱,而Bax上调可进一步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Caspase级联效应促进细胞凋亡,为肺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