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65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术后根据应激期给予动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添加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及谷氨酰胺;对照组常规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7 d检测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及应激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前白蛋白术后第2天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能量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术后第2天及第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7天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2天IL-6以及术后第7天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能量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院医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情况的调查 ,以期深入开展对其学习、普及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针对 6家医院以内科医师为主的各科临床医师 3 5 0名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 3 2 8份问卷 ,调查前看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3 9.64 % ,心内科医师中看过的占 83 .3 3 % ,普通内科占 43 .3 5 % ,其他科 2 5 .5 0 %。心内科与普通内科及其他科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对高血压应降到什么水平 ,心内科与普通内科及其他科医师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率情况 ,心内科医师 >普通内科医师 >其他科医师 ,对高血压治疗目的及目标血压知晓情况均超过 3 /4 ,但仍然是心内科医师 >普通内科 >其他科。提示各科医师均应加强《指南》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并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气管插全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5例,对照组3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给予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插管时及插管后1、3、5 min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R、MBP、DBP、SBP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后不同时段与诱导前相比研究组患者的MBP、DBP、SB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无显著差异性,而HR水平较诱导前降低明显P<0.05有显著差异性;在插管时、插管后1、3 min与诱导前相比,对照组患者的HR、DBP、SBP水平增加明显,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且麻醉后的不同时段MBP与诱导前相比升高显著P<0.05。结论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注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持续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动脉栓塞持续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根除率、术后生存率、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术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动脉栓塞持续介入治疗,病灶根除干净,术后复发率低,生存期较长,远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CHB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瘦素(LE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52例CHB患者、51例HBV携带者以及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脂联素、瘦素的水平,并测定ALT、AST水平,对脂联素、瘦素和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BV携带者组ADPN水平较CHB患者组、对照组高(P〈0.05),CHB组患者与对照组组间ADPN水平无明显差异。CHB患者组LEP水平较HBV携带者组、对照组高(P〈0.05);HBV携带者组与对照组组间LEP水平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的ADPN、LEP水平均呈现出女高男低的现象(P〈0.05)。CHB组患者AST、ALT水平均较HBV携带者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BV携带者组和对照组组间AST、ALT水平无明显差异。LEP水平与ALT和AST呈正相关(r=0.386,P〈0.05;r=0.751,P〈0.05)。结论 ADPN、LEP与CHB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病情轻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VEGF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