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1],具有保护心肌[2]、抗血小板凝聚[3]、健胃、清热解毒、活血、抗菌消炎和抗癌[4]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的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喜树碱/聚合物胶束,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和核磁共振法测定胶束的粒径、形态及药物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含量。结果喜树碱/聚合物胶束近似球形,粒径小于50nm,分布较窄,喜树碱被包裹在胶束内,在pH7.4的缓冲液中孵育12h,溶液组喜树碱70%被破坏,而被胶束组喜树碱仅有20%被破坏;在小鼠血浆中孵育12h,溶液组喜树碱90%多被破坏,而胶束组喜树碱约23%被破坏,喜树碱/聚合物胶束在pH7.4的介质中释药接近Higuchi模型。结论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聚合物胶束对喜树碱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附件扭转后再灌注损伤对家兔卵巢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 =32)和对照组(n =8)。实验组将兔左侧附件按顺时针方向扭转3 周后固定于左侧腹壁,24 h后解除扭转。实验组兔分成4 个亚组,每个亚组8 只,分别于24、48、72 和96 h后取双侧卵巢;对照组假手术96 h后取双侧卵巢。切除的卵巢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生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左侧卵巢SOD值于卵巢再灌注24 和48 h后明显下降(P < 0.01),72 h后开始升高,96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SH-Px 活性于卵巢再灌注24 和72 h明显下降(P < 0.01);CAT 活性在卵巢再灌注24 和48 h后明显下降(P < 0.01),72h 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DA含量于卵巢再灌注24 和48 h后明显上升(P < 0.01),但72 h后开始下降,96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附件扭转后解除扭转对家兔卵巢的再灌注产生了氧化应激,通过影响SOD、GSH-Px、CA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影响兔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卵巢损伤程度逐渐减轻,可能与扭转解除后血供逐渐恢复,局部产生的SOD、GSH-Px、CAT 逐渐恢复或升高及MDA 逐渐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中、老年初诊卵巢癌患者各种行为特征问卷表现。方法:81例中、老年初诊卵巢癌患者接受了A型行为问卷和C型行为特征量表测评,其结果与65例对照组(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比较。结果:A型行为问卷比较中,两组间TH、CH分量表评分和A型行为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型行为特征量表比较中,卵巢癌患者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向内等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愤怒向外、理智、自我克制、乐观、社会支持等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O.01~0.05)。结论:中、老年卵巢癌患者有着明确的c型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65.
1病例报告   女,71岁.2001年始因明显口干、眼干,双膝关节疼痛,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腮腺ECT示双侧唾液腺功能明显下降,在外院诊为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给予云克、胸腺肽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进而逐渐出现颈部及四肢肌肉无力,晨轻暮重,伴视物不清,于2002年查肌电图示右尺神经、左面神经重频刺激明显递减,予口服溴吡斯的明片后症状明显缓解,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51岁.因"发热伴周身浮肿1个月,口渴、乏力3 d",遂到我院就诊,查随机血糖38 mmol/L,于2008年2月16日以"重症糖尿病"收住我院内分泌科.患者入院前无诱因周身浮肿1个月余,先后静滴青霉素、头孢哌酮抗炎治疗.3 d前发热39.9℃,静滴美罗培南每次500 mg,2次/d,体温降至正常后出现口渴、多饮、乏力症状.患者1997年曾被确诊为尿毒症,间断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58岁。系某教养院管教干部。1990年因腹胀、少尿、双下肢浮肿诊断为肝硬化。1995年6月因腹胀、少尿、双下肢浮肿再次人我院。有20余年饮酒史,每日饮白酒3509左右。饮酒后即刻出现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持续数小时方能消退。患者的4个男孩饮酒少许后即可出现酒醉貌。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被动体位,不能平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双侧腮腺无肿大。躯干及上肢可见多枚蜘蛛痣,其中右锁骨下可见2枚巨大的蜘蛛痣(附图)。最大者直径达8cm,中心突起于皮肤,呈紫红色,周围分支呈鲜红色。按压中心部位,周围分支颜色变淡,但不能…  相似文献   
68.
1病例简介病人 ,女 ,53岁。因头痛、咳嗽、发热1天就诊。查体 :体温38 9℃,咽喉红肿。血常规检验发现白细胞升高 ;X线胸部透视未见异常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过敏史( +)。给予处置 :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0 75g,静脉滴注 ,1次 /d。②安痛定1支 ,肌肉注射。患者第3天出现心慌、恶心、脸色发红、呼吸加快 ,心率110次 /min。医生从症状判断不像是红霉素引起的副作用。再次追问用药史 ,病人几周前因哮喘发作住院治疗 ,出院后服用氨茶碱片至今(每次0 1g,每日3次) ,以控制病情。因此 ,怀疑氨茶碱中毒。抽血…  相似文献   
69.
胃癌组织中MTLC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TLC(c-myc target from laryngeal cancer cells)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MTLC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及配对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cDNA阵列分析正常胃组织中MTLC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25份胃癌组织中有19份(76%)MTLC mRNA表达下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MTLC蛋白在胃癌细胞中表达阴性,但在正常细胞中表达阳性;cDNA阵列分析显示,癌旁/正常组织、癌/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癌组织比值分别为0.527、0.277和0.466,表明正常胃组织中与癌旁组织中无差异,但癌旁组织、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MTLC mRNA水平依次递减。结论MTL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展进程相关,提示MTLC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医用电子低温毯是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 ,是脑外科“亚低温治疗”必需的设备 ,在脑外科应用较多。我们将该设备用于神经内科 ,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认识到电子低温毯是治疗高热、控制体温最有效的工具 ,具有传统“物理降温疗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现将我们用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发热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8年 6~ 12月 ,我们用降温毯控制温度在37℃ ,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 17例 ,与 1997年同期 2 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例 (未用降温毯 )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降温毯设备由主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