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8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Liu L  Wang Y  Pan X  Zhong M  Wen XF  Qi ZT  Liu ZY  Liu H  Tang WQ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3):156-159
目的 观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aFGF)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 (RCEC)的感染效率和促增殖作用。方法  2 93A细胞扩增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选用细胞半数感染剂量 (TCID50 )法测定病毒滴度。体外培养RCEC ,用携带报告基因 (LacZ)的重组腺病毒 (Ad LacZ)感染RCEC ,二甲基甲酰胺 (X gal)染色估计瞬时感染效率 ,将含aFGF的重组腺病毒 (Ad aFGF)感染RCEC ,RT 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aFGF转录及蛋白质表达情况 ,噻唑盐 (MTT)法检测转基因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病毒滴度为 2× 10 8pfu/ml;重组腺病毒感染RCEC 2 4h后即可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 ,当感染倍数 (MOI)值等于 2 0时 ,Ad LacZ对RCEC的感染效率为 10 0 % ,感染Ad aFGF对RCEC增殖有促进作用 (F =2 17.10 7,P <0 .0 5 )。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RCEC中可有效表达 ,感染Ad aFGF对RCEC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64.
癌细胞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使受转移的淋巴结呈慢性、渐进性肿大,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表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能转移到颈部。因此,对颈部肿块或肿大淋巴结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对诊断和治疗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65.
自从包括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下同)、经颈静脉穿刺胆管造影、经腹部小切口穿刺胆管造影等顺行以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同)在内的直接胆管造影开展以来,影像学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仍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许多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对胆管梗阻区形态的研究上,这  相似文献   
66.
67.
患者女,38岁。因月经显著增多,于1980年10月在某医院行子宫全切除及左侧卵巢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瘤及囊性腺纤维瘤。术后一个月转来我院要求作预防性右侧卵巢摘除。入院后检查,未发现异常,复查组织切片证实原病理诊断正确。为保持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及时发现卵巢恶性病变,规定将右侧卵巢带血管蒂游离移植至腹部皮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后适应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后适应组、EPO组及EPO+后适应处理组(联合组),每组10只.测定梗死区与左心室重量之比、血清肌钙蛋白浓度、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后适应和EPO处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变化.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后适应组、EPO组、联合组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钙蛋白浓度,改善心功能(P<0.05),其中联合组较后适应组作用加强.后适应组和EPO组可促进Akt和eNOS的磷酸化(P<0.05),联合组对Akt通路磷酸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后适应联合EPO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提供进一步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因而引起创伤的机会有增多趋势。如美国1985年就有43500人死于车祸。我国解放以后,尤其近年来工业、交通业发展的迅速,各种汽车已达400万辆,交通事故增多,如1985年交通事故达550万次,比1984年上升20%,死亡12042人,1986年仅5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道于1980年3月1日~6月30日对虹口区751,563人群中震颤麻痹的现况调查。本调查共发现137例震颤麻痹,其患病率为18.23/10万,但按中国人口标化,标化率为8.62/10万。有关按年龄组分布的患病率,我们发现40岁以下未见一例,于40~49岁年龄组中仅1例,患病率为1.06/10万50~59岁年龄组有26例,其患病率为25.05/10万;60~69岁年龄组有54例,患病率为82.77/10万;70~79岁年龄组有47例,患病率为171.75/10万;80岁年龄组有9例,其患病率为145.91/10万。调查中我们亦发现男性的发病年龄为60.08岁,女性为56.18岁,男女的发病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