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77篇
药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苗苗  金孝岠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2):172-172,F000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体质量53kg,因"间断头昏2年,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5月余"入院,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ASA分级Ⅱ级,5月前在上海某院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一直服用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片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服用硝苯地平片和阿卡波糖片分别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控制良好。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内科会诊示:停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7d,期间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Supreme喉罩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36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s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18):Supreme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S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T组在直接喉镜下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及置入情况;记录S组喉罩充气量和气道密封压,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以评价喉罩对位情况;术中监测SpO2、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与T组比较,S组呛咳、咽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均无返流误吸发生;各时点SpO2、PETCO2、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低氧血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喉罩气道密封压为(25±5)cm H2O,喉罩对位准确率95%。结论:Supreme喉罩通气效果好,气道密封性可靠,拔除后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全麻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1,6-二磷酸果糖(FDP)在幼猪辅助性肝移植术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幼猪24头,体重20~35 kg。按同窝别配对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4)、异丙酚组(Y组,n=4)和实验组(R组,n=4)。肌肉注射氯胺酮10~15 mg/kg后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2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 Hg。术中安氟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Y组、R组和C组在供体猪肝脏暴露时和受体猪接受供肝植入前即刻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 ml/kg),10%FDP 2 ml/kg和生理盐水(2 ml/kg),1 h内输完。Y组和R组术中泵注异丙酚5~8 mg/(kg.h),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手术开始(T1)、切肝时(T2)、切肝期30 min(T3)、再灌注后5 min(T4)、60 min(T5)、手术结束(T6)各抽取右侧颈内静脉血3 ml,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ALT、AST浓度,术后2 h(T7)、24 h(T8)各抽取右侧颈内静脉血2 ml,测定血清ALT、AST浓度。结果:与T1相比,C组T3时、R组和Y组T3~6时SOD活性升高,C组T4~6时、R组和Y组T4时MDA浓度升高,3组T5~8时ALT浓度均升高(P<0.05)。C组T4~8、R组和Y组T5~8时AST浓度升高(P<0.05);与C组相比,R组和Y组T4~6时SOD活性升高,T5,6时MDA下降,T6~8时ALT下降,T5~8时AST下降(P<0.05);与Y组相比,R组T6时SOD活性升高,MDA浓度下降,T7、T8时ALT、AST浓度下降(P<0.05)。结论:异丙酚和FDP联合应用在幼猪辅助性肝移植术中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58岁,103 kg。因"发现左乳包块30年,进行性增大1年"于2010年5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多年前在我院拟诊为"地中海贫血",未作特殊处理,其家族中有类似症状者(具体不详)。患者于30年前始发现左侧乳头有一包块,约花生米大小,无疼痛等不适感,未予特殊处理,去年开始发现包块逐渐增大,无乳头溢血、溢乳等不适。有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经改良保存液处理的自体血对糖尿病小鼠伤口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分为献血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于伤口模型建立后,剔除死亡小鼠3只,将剩余小鼠随机分为标准组(n=6)、改良组(n=6)和供皮组(n=5),标准组和改良组于术后第1、2和3天分别回输在不同保存液中贮存7 d的自体血,用透明膜示踪法记录并计算伤口愈合面积百分比、RT-qPCR检测伤口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量。供皮组于伤后3 d收集创面和边缘的全层皮肤,将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后,随机分为四组:细胞标准组(S组)和标准+siRNA-HIF-1α组(S+siRNA组)、细胞改良组(M组)、改良+siRNA-HIF-1α组(M+siRNA组),在细胞灌流培养系统中使用不同方法保存的自体血灌注培养。细胞计数KIT-8(CCK-8)、EdU、Transwell、流式细胞仪评价成纤维细胞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及其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成纤维细胞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标准组比较,改良组小鼠术后伤口愈合面积和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M组的细胞存活力增强,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S+siRNA组的细胞存活力减弱,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与M组比较,M+siRNA组细胞存活力、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S+siRNA组HIF-1α、VEGF和MMP-2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而M组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M组比较,M+siRNA组HIF-1α、VEGF和MMP-2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处理自体血可增强糖尿病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参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6.
<正>挥发性全身麻醉药物(简称"挥发性全麻药")(volatile anesthetics,VAs)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电压门控型钠通道(voltage-gated Na+channels,Nav)已被证实对VAs敏感~([1-2]),新近报道的几种细菌Nav家族成员的原子结构~([3-5])为阐明VAs在Nav的结合位点与分子作用  相似文献   
37.
张伟  周东红  金孝岠 《江苏医药》2012,38(12):1428-142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吗啡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全麻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诱导前10min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继以0.2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实施吗啡患者自控镇痛:背景输注吗啡3mg/h,PCA吗啡1mg/10min。记录术后2、6、12和24h的VAS疼痛评分及24-h吗啡总用量;检测麻醉前、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D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D组24-h吗啡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C组(P<0.01)。结论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增加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血液稀释组(0.3ANH组和0.27ANH组),即目标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30%和27%。监测分析各相关指标,并通过简易智能量表和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测定来评估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血液稀释组术后7 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Hct为27%~30%的ANH应用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安全可行,不增加患者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骨科手术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HH组硬膜外阻滞起效后开始血液稀释,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20ml/kg,速率50ml/min;C组常规输液。术中连续监测MAP、HR、SpO2、CVP、ECG和PETCO2。分别于稀释前即刻(T0)、稀释后5min(T1)、120min(T2)采取桡动脉血进行电解质、乳酸(Lac)、血糖(BG)、尿素氮(BUN)、Hct及Hb测定,计算血浆渗透浓度(Posm)。结果AHH组Hct及Hb血液稀释后下降约20%。与C组相比,AHH组患者的MAP、HR较平稳,术中输液量、尿量增多。与T0相比,AHH组T1时CVP升高,T2时pH值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BG在T2时增高,且C组高于AHH组(P<0.05)。两组各时点血电解质、Lac、BUN、HCO3-、BE、Posm等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0.
<正> 婴幼儿的呼吸系统生长发育不完善,以腹式呼吸为主,巨大腹腔肿瘤必将影响隔肌运动,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肿瘤消耗性体质,手术麻醉等因素都增加了手术期的危险性及处理上的困难,必须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我院从1980年至1987年为16例腹部巨大肿瘤的婴幼儿进行手术,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