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4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缓释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入选的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4个剂量组,4交叉、4周期单剂量口服石杉碱甲缓释片或对照药物,用LC-MS/MS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DAS2.0软件处理获得。结果试验药物200μg组与对照药物200μg组的Cmax分别为(0.75±0.25)和(1.57±0.44)ng.mL-1,Tmax分别为(5.77±3.60)和(1.27±0.98)h,AUC0-t分别为(14.4±5.81)和(15.1±5.66)ng.h.mL-1,AUC0-∞分别为(17.1±7.29)和(16.7±6.77)ng.h.mL-1;相对于对照药物,试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0-tn为(97.2±24.4)%。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的AUC0-t和AUC0-∞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2制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制剂间,Cmax和Tmax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药物的Cmax比对照药物有所降低,而Tmax有所延长。结论 2种石杉碱甲片具有生物等效性,同时试验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42.
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建文  孙伟  陈静  徐文方 《药学学报》2012,(9):1111-1119
索拉非尼是首个上市的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长相关的多种激酶,包括Raf、VEGFR、PDGFR和kit等。由于其多靶点机制、广谱、耐受性好和易于联合用药等优势,众多学者致力于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的研究,期望发现新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本文从生物电子等排和骨架迁跃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索拉非尼结构改造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总结了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43.
c-Fms激酶是由c-fms原癌基因编码的产物,属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家族,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受体。c-Fms与其配体M-CSF相互作用,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存活起关键作用。c-Fms激酶的异常激活与多种疾病有关,特别是与恶性肿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以c-Fms激酶为靶标的小分子抑制剂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年来c-Fms激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HPLC—ELSD法测定补肾排毒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学军  杨少辉  宋洪波 《中国药师》2009,12(8):1074-1075
目的:建立补肾排毒颗粒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柱温:30℃;流速:1.0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7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2%(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5.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样品中的蓖麻毒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蓖麻毒素。方法 用蛋白 G亲和层析柱纯化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4C13,3D74,5E4和5H6),以3D74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4C13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含有蓖麻毒素的多种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具有较高的蛋白纯度,应用HRP标记的4C13与3D74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对于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的蓖麻毒素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5 μg·L-1;对于土壤、面粉、牛奶、咸菜汁、雪碧、可乐和腐乳汁中的蓖麻毒素样品检测的灵敏度为2.5~5.0 μg·L-1;与磷酸缓冲液样品相比较,含有相同浓度蓖麻毒素的小鼠和人血清样品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结论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能够有效用于含有蓖麻毒素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6.
核因子κB(N-κB)转录因子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如固有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炎症,都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很清楚,NF-κB和控制其活性的信号通路的调节异常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对化疗和放疗产生耐受性有关。本文综述了NF-κB与癌症的关系、以NF-κB为靶点的癌症治疗潜能和益处以及这种治疗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和缺陷。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了紫外检测的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犬血浆中的丹参素钠。方法 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原儿茶酸为内标,采用Discovery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犬分别静脉滴注给予10、20、40 mg/kg丹参素钠后,AUC0-t、AUC0-∞、Cmax均与给药剂量呈线性相关。AUC0-t、AUC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64。Cmax的相关系数为0.934 7;丹参素钠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通过方法学确证,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丹参素钠在犬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8.
伍旭  赵烽  刘珂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3):348-352
目的 为研究冬凌草甲素的构效关系,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修饰,合成其衍生物,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经常规提取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Ⅰ);通过氧化和酰基化,制备冬凌草甲素衍生物,所获产物采用NMR和MS确证结构;采用MTT法观察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制备了6个冬凌草甲素的衍生物,分别为14-乙酰基冬凌草甲素(Ⅱ)、1,14-二乙酰基冬凌草甲素(Ⅲ)、14-对甲苯磺酰基冬凌草甲素(Ⅳ)、1-氧代冬凌草甲素(Ⅴ)、14-乙酰基-1-氧代冬凌草甲素(Ⅵ)、14-对甲苯磺酰基-1-氧代冬凌草甲素(Ⅶ),其中化合物Ⅳ、Ⅵ、Ⅶ为3个新化合物。初步药理实验表明部分衍生物细胞毒活性高于冬凌草甲素。结论 首次评价了1-氧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其活性高于冬凌草甲素。  相似文献   
49.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g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浙江[1]。莪术的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研究表明莪术油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作用[2],《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已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制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莪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等。研究中发现,莪术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3],这就给莪术油制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本实验考察了…  相似文献   
50.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沙滩黄芩中的二萜单体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9个二萜化合物,分别为6-乙酰氧基-7-烟酸酰氧基半枝莲碱 G(1),6-烟酸酰氧基-7-乙酰氧基半枝莲碱 G(2),6,7-二烟酸酰氧基半枝莲碱 G(3),半枝莲碱 K(4),半枝莲碱 B(5),6-乙酰氧基河南半枝莲碱A(6),6-烟酸酰氧基半枝莲素 A(7),6,7-二乙酰氧基半枝莲素 A(8),半枝莲碱 F(9)。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 ~ 9均为首次从沙滩黄芩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