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术中喷凝止血技术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T1期肾癌病人12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传统组(n=60)。观察组采取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并且术中应用喷凝止血的方式对肾实质进行止血;传统组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肾热缺血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水平、腹膜外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1天肌酐水平。结果 传统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热缺血时间短[(23.3±4.1)min比(33.9±4.3)min],术中出血量少[(91.4±10.5)mL比(145.2±9.3)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22.9±4.8)h比(30.3±3.8)h],术后疼痛评分降低[(3.6±1.3)分比(5.6±1.2)分],腹膜外引流管拔除时间提前[(1.2±0.4)d比(2.2±0.4)d],术后住院天数少[(4....  相似文献   
22.
带尾线双J管的临床应用(附11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 3月~ 1999年 8月应用双J管行内引流术 186例 ,其中 113例采用带尾线双J管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13例。男 78例 ,女 35例。年龄 19~ 72岁 ,平均 46岁。手术置管 10 7例 ,用膀胱镜逆行置管 6例。其中肾结石手术 6 8例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2 7例 ,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8例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4例 ;逆行置管中输尿管结石 4例 ,输尿管扩张术后置管 2例。对需要长期引流超过 3个月的病人置入双J管时不留尾线。置管方法 :肾及输尿管手术选用无端孔的双J管 ,置管前参照尿路平片或尿路造影片测量肾盂至膀胱的距离 ,…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女性控尿机制解剖学的深入研究使女性新膀胱术得以广泛开展 ,相对于男性 ,女性新膀胱术后排空障碍更为常见。手术中保留合适的尿道长度 ,保护女性控尿的神经机制及维持新膀胱尿道的正常角度可以明显改善女性新膀胱术后的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24.
男性控尿神经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尿路手术中对控尿神经的损伤是造成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盆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都参与控尿神经的组成 ,解剖学的发展使下尿路手术中保护控尿神经成为可能 ,特别是对前列腺尖部控尿神经和盆丛的保护对保留患者术后的控尿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小肠黏膜下层(SIS)移植替代损伤的双侧海绵体神经(CN)恢复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制备SIS,建立动物模型,分为CN损伤组、假手术组、SIS移植组,分别给予切断双侧的CN、仅游离CN以及SIS移植修复损伤的CN。术后3个月进行阿朴吗啡试验,了解阴茎勃起情况。取中、后段阴茎海绵体组织,进行nNOS免疫组化染色,记录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数目。结果:阿朴吗啡试验:30 min内SIS移植组72.73%(8/11)的大鼠出现阴茎勃起,平均勃起(1.07±0.89)次;CN损伤组勃起率和勃起次数均为0;假手术组则为90.91%(10/11)和(2.19±1.17)次。无论是勃起率还是勃起次数,SIS移植组均显著高于CN损伤组(P<0.01),但仍然比假手术组低(P<0.05)。nNOS神经纤维数目:SIS移植组为(70.36±10.09)条,CN损伤组为(22.09±4.76)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者均低于假手术组[(90.81±5.69)条,P<0.01]。结论:SIS作为移植物修复损伤的大鼠CN损伤,有利于恢复CN损伤所致的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6.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因左侧阴囊肿痛3天入院。患者3天前夜间突然出现左侧阴囊肿痛,于外院诊断为睾丸炎而行抗感染治疗无效,今来我院门诊行彩超检查显示左侧睾丸、  相似文献   
27.
背景与目的: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预后未见系统性报道。本研究拟调查T1-3aN0M0肾细胞癌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患者的预后并做临床分析。方法:查阅并记录1995年1月—2000年1月入院治疗且病理确诊的49例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电话和平信随访其预后。结果:随访8~14年,平均7.5年。失访7例;无瘤健在17例;带瘤存活4例;死亡21例。死于肾癌相关并发症18例,死于心脑血管病3例。手术1年后肺或胸壁转移8例、同侧肾门淋巴结转移1例;2年后左侧胫骨上端转移1例、左侧肱骨上端转移1例;3年后肺转移5例、腹部皮肤转移2例;5年后肺或颈部淋巴结或皮肤转移4例。本组肾细胞癌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53.1%(26/49)和42.9%(21/49)。结论:肾细胞癌中大多数肾门增大淋巴结为淋巴结炎。合并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T1-3aN0M0肾细胞癌患者的5年和10年长期存活率较低。区域淋巴结清扫或炎性增大淋巴结切除术不能完全防止T1-3aN0M0肾细胞癌远处转移的发生。建议对于合并单纯肾门淋巴结炎性增大的肾细胞癌可行包括增大淋巴结在内的局限性淋巴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8.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引起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移植肾无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病情逆转,1999—09—2009—12我院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其中28例术后早期出现ATN,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2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访1~3年无复发、恶变,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定期观察5例。结论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相似文献   
30.
去带可控盲结肠膀胱术的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去带可控盲结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膀胱全切去带可控盲结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30例。结果 30例随访8-40个月。1年后贮尿囊容量360-580ml,贮尿囊内最大压力19.5-78.5cmH2O。白天完全可控28例,可控率93%;夜间完全可控27例,可控率90%。贮尿囊造影及IVU显示单侧输尿管狭窄并肾脏轻度积水1例,无输尿管返流。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 去带可控盲结肠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