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663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4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王清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35-135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旨在了解危险因素范围,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0例患者中30例死亡,30例存活,死亡患者归为对照组,存活患者归为观察组。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了解患者在治疗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以及休克状态3个方面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研究的3个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以及休克状态均会对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治疗人员应在早期注意这些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治疗效力。  相似文献   
52.
周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794-795
目的探讨有效科室环节质控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有效科室环节质控前后的200例患者,将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分析出更好更完善的科室环节护理质控措施。结果实施有效科室环节质控前后在患者病情改善率、医疗事故及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科室环节质控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途径,能显著减少差错事故、护理纠纷,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治疗及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3.
黄辉 《中国科学美容》2011,(9):65-65,73
目的了解不同进针方法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来笔者所在医院复查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改良进针方法接种卡介苗,另一组组则采用传统进针方法进行接种。12周后来医院进行PPD试验检查。结果改良组的阳性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传统进针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进针方法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提高接种效果,使广大新生儿早期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不同基因型与健康人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取HBV感染患者A基因型35例,B基因型57例,C基因型56例,D基因型52例和健康对照64例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脂蛋白(a)进行检测.结果 A,B,C,D四个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Lp(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最终治疗转归率和治愈率不同.结论 HBV能抑制脂蛋白(a)的表达,且其血清中表达水平与乙肝的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80例外籍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工作,从医院、日常工作生活、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特设服务,能够避免肿瘤患者对医院的距离感,加快医患交流,保障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L-CSEA(Lamaze-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拉玛泽呼吸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法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7月分娩的20~34岁足月头位妊娠,无头盆不称,无严重并发症初产妇6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A组)、CSEA组(B组)及观察组(C组),观察三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 C组产妇对分娩时疼痛的的接受程度更好,剖宫产率更低(P<0.05),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及CSEA组相比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L-CSEA分娩镇痛法安全有效,加速产程,降低了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脑出血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用注射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35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w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检测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可出现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有脑保护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抗炎和滴注氨茶碱平喘缓痉;观察组患者煎服厚朴麻黄汤,每日一剂,加水煎熬并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胸片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铅中毒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对株洲地区儿科门诊的1 200例1月~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其静脉血铅水平和血清铁、钙、铜、镁、锌含量。结果 1)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96.1±64.4)μg/L,≥100.0μg/L者检出率达28.7%。2)逐步回归分析:血铅水平与全血铁、钙、铜含量呈负相关,而不认为血铅水平与全血镁、锌含量存在显著关系。3)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年龄较大、常补充钙/铁/锌制剂、常食用乳类和乳制品、散居是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保护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吸烟、男童、常在交通繁忙地带散步/玩耍、进食前几乎不洗手、常咬文具/玩具、常食爆米花、常吸吮手指/啃手指甲、常玩橡皮泥、常服中草药、经常饮用罐装饮料、住所距离主干道较近、居室有墙皮脱落、住所楼层较低、大年龄儿童是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的危险因素。结论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100.0μg/L检出率较高,当地政府和社会应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营养干预、普及健康教育、落实行为指导为切入点,减轻儿童铅暴露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60.
经主动脉窦途径射频消融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愈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前间隔房性心动过速及前间隔旁路等该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成功时靶点电图等心电生理学特征.结果: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愈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12例,其中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左冠窦)10例、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窦)2例;源于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的局灶性前间隔房性心动过速3例及前间隔旁路2例.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Ⅱ、Ⅲ和aVF导联为高大R波,胸导联R波移行较早,V1导联r/S波振幅比≥30%,r波时限(82.2±16.4)ms,V1导联中r/QRS波时限比≥50%,V5、V6导联为高振幅R波、无s波.有效消融靶点心内电图示心室波明显比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35.2±21.6)ms.前间隔房性心动过速均能被心房刺激反复诱发和终止,其心电图特点:房性心动过速时P波间期明显窄于窦律时P波间期,Ⅰ、aVL导联P波正向,Ⅱ、Ⅲ和aVF导联P呈负正双向.在心房标测中提示最早的心房激动在希氏(His)束区,但在主动脉无冠窦内标测的心房激动较His束区的心房波提前,其解剖定位于His束上后方,消融靶点无His束电位.前间隔旁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时呈窄QRS波形,未见预激波,心动过速呈窄QRS形,在无冠窦内记录到最早心房激动点,且无His束电位.17例均消融成功.结论: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前间隔房性心动过速和前间隔旁路具有相对的心内电生理学特征,常规心内膜途径消融困难时应该考虑从主动脉窦途径标测消融策略,把握消融导管与冠状动脉的关系,导管消融治疗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