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正>肥胖伴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肥胖引起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组病症。肥胖患者由于体内血脂升高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中血液微循环受阻,脂质堆积最终沉积于血管壁内,造成动脉硬化,临床上往往会继发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故目前医学界对肥胖的关注点已经从"体质指数(BMI)"逐渐转移到了"肥胖并发症"上[1]。针灸疗法以其对机体整体的良性调节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临床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的常用穴位及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近十年来98篇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类文献4320例病例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分析,然后对使用率最高的10个穴位进行分析,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共使用54个穴位,总频次为598次。出现频次15次以上的腧穴10个。使用率最高的10个穴位分别为廉泉、风池、翳风、哑门、完骨、金津、玉液、三阴交、内关、人中。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好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方法:基于目前单纯性肥胖的治疗现状,从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法的特点,对各种疗法的临床应用出发,对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展开综述。结论:中医药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临床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排石冲剂防治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机制,为其临床治疗尿路结石提供依据。方法 将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枸橼酸钾组、排石冲剂组,每组12只。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和2%氯化铵灌胃建立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量、尿草酸、Ca2+、P3+、Mg2+水平及血清BUN、Cr、Ca2+、P3+、Mg2+水平;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沉积及病理变化。结果 大鼠24 h尿量比较,枸橼酸钾组和排石冲剂组均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24 h尿草酸、Ca2+、P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尿Mg2+水平比较,模型组、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均低于正常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尿Mg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血清Mg2+和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Ca2+水平比较,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均高于正常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枸橼酸钾组与排石冲剂组BUN、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Cr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钾组和排石冲剂组草酸钙结晶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0.05);排石冲剂组结晶评分低于枸橼酸钾组(P<0.05)。结论 排石冲剂可降低尿草酸、血Ca2+等促肾结石形成物质的水平,促进肾结石溶解,明显抑制尿中和肾组织中草酸钙晶体的形成及减轻肾功能损伤程度,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85.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和Embase中从1991—2017年以针刺为主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查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1127名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无治疗组,针刺疗法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BMI指数、减轻体质量、降低TG、FPC。但是在腰围、TC、Hb A1C等指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证据等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针刺治疗对FPG、体质量、TC的影响被评为"中级"外,其余均被评为"低级"或者"极低级"。结论:针刺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今后仍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随机对照试验疗效标准使用现状。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医药在线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17年12月各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数据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改良版Jadad量表进行文献筛选、系统归纳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采纳应用的单纯性肥胖疗效标准。结果:自拟疗效标准、1997年全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以及1987年全国首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采用率较高,应用广泛;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中采纳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上制定的疗效标准数目最多,共有20篇,占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44.44%。结论:1997年全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上制定的疗效标准对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可能更具有采纳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不同形式阴阳调理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对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优选。方法将96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予饮食运动干预及常规针刺治疗,隔药饼灸组32例(后退出1例)采用隔药饼灸治疗,温和灸组32例(后退出1例)采用温和灸治疗,温灸器灸组32例采用温灸器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腰围(WC)、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率(F%)的差异,并统计疗效。结果隔药饼灸组愈显率67. 7%(21/31),温和灸组愈显率38. 7%(12/31),温灸器灸组愈显率40. 6%(13/32),隔药饼灸组愈显率优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 0. 05)。治疗后3组WC、BW、BMI、F%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隔药饼灸组WC、BW、BMI、F%值均低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 0. 05)。隔药饼灸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治疗后水肿、脘腹满闷、大便稀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隔药饼灸组疲乏、水肿、肢体困重、大便稀溏评分均低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 0. 05)。结论以隔药饼灸实施阴阳调理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优于温和灸和温灸器灸,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正>肢体麻木是一种感觉障碍,也是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常规西医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自2016年2月—2017年9月笔者采用刺络放血联合揿针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  相似文献   
90.
李家康教授系湖北中医大师,他在重症肌无力的辨证施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学术见解,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中医"亸证"范畴,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及辨证施治开拓了新的思路,并应用针灸与中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该疾病,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