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2篇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93.
正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恶性肿瘤"癌毒"理论的提出不仅完善了中医肿瘤理论体系,而且对临床实践中有的放矢地治疗肿瘤、提高临床疗效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凌昌全教授在多年临床辨治肿瘤类疾病的实践中,经长期思考、不断总结及逐步提炼,认为"癌毒"是  相似文献   
94.
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技术的发展使体外再造可用于移植的胰岛细胞或组织成为可能,同时基于包囊等技术的辅助免疫调控方式为解决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提供了方案,这些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糖尿病的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人类胰腺发育过程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关系、干细胞体外胰向分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免疫调控技术在多能干细胞(PSC)胰岛移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骨肿瘤科PR-DST教学模式的运用及对规培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本院2016级和2017级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学员。实验组采取PR-DST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并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闭卷考试评估中,实验组学员平均成绩为(85.00±10.95)分,对照组学员平均成绩为(73.92±10.69)分,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学员在专业兴趣、学习效率、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逻辑、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综合素质8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员。结论新型PR-DST教学模式在骨肿瘤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应用中,其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3D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28例实施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51~76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3D纵隔镜组(3D组,10例)和2D纵隔镜组(2D组,1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3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D组(P=0.017)、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2D组(P=0.005)、出血量少于2D组(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主刀医师眩晕感及视觉重影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颈部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优化了2D操作,实践中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作为未来的一种术式去尝试。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为评价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结节标准测试集,对前期建立的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的临床效能和限度。方法:基于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建立标准测试数据集,对前期建立的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及传统CAD系统(Siemens syngo.via VB 3.0 和Philips ISP V8)进行检验,在肺结节检出灵敏度、精准度以及平均每例假阳性个数等多个指标方面进行优效验证。结果:针对测试数据集中的肺结节,Syngo.via工作站检出灵敏度为36%,精准度为69%,平均每例假阳性1.2个;Philips ISP工作站肺结节检出灵敏度为34%,精准度为73%,平均每例假阳性0.9个;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检出灵敏度为90%,精准度为71%,平均每例假阳性2.8个。结论:该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相较于传统CAD系统,肺结节检出灵敏度显著提升。由于训练数据集的偏倚等问题,灵敏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通过针对性地补充训练数据集,如增加磨玻璃结节的比重,可进一步提升肺结节检出灵敏度。改进之后的模型有望成为影像医生肺癌筛查工作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光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钝挫伤受损骨骼肌血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1、2、3、7 d组各5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实验组大鼠通过重物打击右后肢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于损伤后1、2、3、7 d各时间点进行观察,即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观察受损区域骨骼肌的血流状况,并进行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同步启动光声成像模式,检测感兴趣区域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1、2、3、7 d组大鼠骨骼肌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分别为Ⅰ、Ⅰ、Ⅱ、Ⅱ、Ⅲ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后1、2、3、7 d组骨骼肌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总血氧饱和度均增高(P均<0.01),损伤后2、3、7 d组高于损伤后1 d组(P均<0.05),损伤后7 d组均高于损伤后2、3 d组(P均<0.05),而损伤后2 d组与3 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只大鼠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10只、Ⅱ~Ⅲ级15只。平均血氧饱和度<55%的大鼠11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8只;≥55%的大鼠14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Ⅱ~Ⅲ级12只。总血氧饱和度<55%的大鼠11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9只;≥55%的大鼠14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Ⅱ~Ⅲ级13只。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均呈正相关(P=0.005、0.002)。结论 光声成像可动态评估钝挫伤骨骼肌不同时期的血氧饱和度变化,且与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相关性较好,在CDFI血流丰富的肌肉组织光声成像检测所得的血氧饱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0.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脊柱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死亡进程。随着癌症发病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脊柱转移瘤发生率越来越高,近7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脊柱转移。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率在过去十年中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术后并发症的脊柱转移瘤患者数量也在增加,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来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个合适、权威和完善的预后评分系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就目前国内外常见脊柱转移瘤预后评分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估优缺点及准确性,为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