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从临床病历文本中自动提取医学问题的相关时间属性可以服务于诸如临床决策支持、数字化临床路径等多种医疗信息应用,因此在医学语言处理领域,面向病历文本的时间信息自动提取研究在国际上已开展多年,而中文环境下的相关研究仍属空白.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CRF)的时问关系自动提取算法实现了中文医学病历文本中面向医学问题的时间属性自动提取.该机器学习方法以经过医学问题和时间信息语义标注的病历文本为训练内容,时间关系结果标注采用以医学问题为中心的模式,即仅提取所关心医学问题的时间属性.在此方法框架下通过实验,重点分析了不同的CRF学习模板对于时间关系提取的影响,实验以63份实际病历作为实验文本,以多次交叉验证的方式获得不同学习模板情况下时间关系自动提取准确率的平均值,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了CRF学习模板设计的一般规律,实验中最佳模板情况下时间关系提取正确率可达86.94%,这些结果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2.
本文概述了脑磁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潜在的临床价值。详细阐述了脑磁研究中使用的基本电磁学理论 ,包括描述电磁规律最基本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生物电磁研究中麦氏方程的准静态近似条件 ,介质分区域均匀时计算电场、磁场的 Geselowitz公式。在准静态近似条件下 ,讨论了原在电流密度 (Primary current density)与脑外磁场的线性关系。阐述了脑磁正问题中常用的球对称导体模型解及基于真实头模型的边界元方法解。  相似文献   
93.
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组织低灌注的关键环节,对微循环进行监测在重症疾病中非常重要。舌体富含微血管,其中舌下微循环呈现网状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组织微循环状态,是进行临床微循环监测和活体动物微循环检测的理想和重要部位。综述舌下微循环显微影像监测的设备、指标体系、应用情况。首先,综述监测设备,包括设备组成、探头采用的光学技术种类、主机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探头的固定形式;其次,归纳舌下微循环显微影像监测的指标体系,包括灌注质量指标、血管密度指标、灌注不均一性指标;然后,举例说明临床和实验应用情况,包括利用舌下微循环显微影像技术开展临床上疾病与微循环关联性的研究、药物与微循环关联性研究以及脏器微循环间的关联性研究。最后总结临床诊治和研究的意义,并对技术改进与发展、应用方向拓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4.
运动耐量是评价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常采用心肺运动试验和6 min步行试验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耐量指标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血流动力学,还受年龄、肺功能、肥胖、外周骨骼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全面整合临床信息的数字化手术室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手术室医疗设备普遍存在硬件接口多样化、通讯协议不符合标准等现象,设计和实现各种诊断、监护、治疗设备的互联以及相关信息的集成共享,是数字化手术室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物理接口、连接方式、通讯协议三个方面对手术室常用医疗设备的互联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各种异构环境下的设备互联和信息集成方案,并基于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完成了一个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相对于国际上整体化手术室技术方案,本文给出的方案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此外,本文还对数字化手术室的平台建设给出了参考意见,并对国内医疗设备标准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6.
对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生理机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植物对干旱、盐胁迫、低温、厌氧等非生物胁迫,以及虫害、细菌、真菌感染等生物胁迫均有很强的响应机制,蛋白质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植物对胁迫的应答和适应性,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在受到胁迫后的伤害机制,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防御机制,但关于逆境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活性天然产物研究中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7.
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的相关反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相关反馈(RF)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义鸿沟",成为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中提高检索性能的关键技术.文中根据RF算法采用的检索模型, 从基于距离度量的模型、基于概率统计分类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三个方面,对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重点分析了基于机器学习的RF算法.最后对医学图像检索中RF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纳米磁珠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并且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型功能材料。纳米磁珠兼具高分子粒子和磁性粒子的特性,因此可以方便地从介质中分离检测。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磁珠可在磁场中定向移动,可以方便地进行定位。纳米磁珠独特的物理、化学原理,可以简化繁琐复杂的实验操作、缩短传统测试周期,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微透析探针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回收率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程度.方法:通过改变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测量时灌注液温度与待测物质标准液的温度,调节微透析探针的工作环境温度.这分为三种状态,即室温条件:灌注液及标准液温度均调节为室温(24℃);常规条件:灌注液温度调节为室温,标准液温度调节为体温(37.5℃);体温条件:灌注液及标准液温度均调节为体温.用相同的自制4 mm膜长微透析探针分别在三种状态下进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混合溶液进行微透析实验,灌注液流速为2 μl/min.透析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法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微透析探针对三种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回收率.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探针对NE的回收率为18.3%,DA的回收率为19.6%,5-HT的回收率为16.9%;在常规条件下,探针对NE、DA、5-HT的回收率分别为29.6%、30.7%、24.3%;在体温组条件下,探针对NE、DA、5-HT的回收率变为49.2%、47.5%、37.2%.方差分析表明,在各温度条件下,探针对三种物质的回收率的总体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灌注液温度及其流量和标准液温度决定的微透析探针工作环境温度,显著影响探针对物质的回收率,且对不同物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提示在进行微透析实验时,为减少温度对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影响,要对灌注液、标准液采取适当恒温措施,使微透析探针透析膜工作在恒温环境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0.
新型智能冠心痛无损诊断仪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多通道心音信号为主要分析依据,结合与冠心病有关的其他相关信息.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小波分析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设计。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为大众的普检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