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25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702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9篇
  2篇
中国医学   34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FT-CMR)的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6例预行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术后6个月内患者有无复发将其分为窦性心律组72例和房颤复发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参数,采用FT-CMR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CMR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房颤复发组患者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房颤复发组患者左心房总应变(Es)、左心房正向应变率峰值(SRs)、左心房被动应变(Ee)、心室舒张早期负向应变率峰值(SRe)、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PLAS)参数值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511,95%CI:1.036~11.906)、PLAS(OR=1.089,95%CI:1.039~1.141)是心房颤动冷冻...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营养障碍风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8例年龄≥60岁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营养障碍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营养干预、呼吸支持及其他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呼吸衰竭)等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中,有49例(41.53%)发生营养不良,其余69例(58.47%)未发生营养不良。营养障碍组无营养干预、年龄≥70周岁、NRS 2002评分≥3分及体温≥38.5℃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营养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指数低于无营养障碍组(t=16.876,P<0.05),其他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OR=26.539,95%CI:1.095~62.358)、体温偏高(OR=11.215,95%CI:3.613~23.158)、NRS 2002评分≥3分(OR=1.287,95%CI:1.098~10.986)、BMI指数<18.5(OR=5.481,95%CI:1.236~18.442)是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营养干预是保护因素(OR=0.338,95%CI:0.223~0.789)。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营养障碍发生风险较高,年龄、营养干预、体温、NRS 2002评分、BMI指数是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发生营养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益脑化瘀胶囊是我院研制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方剂 ,由人参、丹参、川芎、灵芝、冰片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益智醒脑、活血化瘀、壮骨生髓之功效 ,可提高脑组织内氧分压 ,改善其缺血、缺氧 ,促进坏死组织修复与再生 ,用于治疗迟发脑病 ,取得了显著疗效。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药品质量 ,笔者采用薄层鉴别的方法对处方中的人参、丹参及冰片等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通过阴、阳性对照试验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较为满意 ,可作为该中成药的鉴别方法。1 人参的鉴别1 .1薄层条件 硅胶G—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薄层板 ;展开剂 :环…  相似文献   
24.
单味雄黄外敷治带状疱疹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由于肝气郁结 ,郁久化火 ,脾经湿热内蕴 ,外溢皮肤而生 ,偶团兼感毒邪 ,以至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笔者十几年来 ,用单味雄黄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5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8例 ,女2 2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16岁 ,病程最长者12d ,最短者 2d ,全部病例均有皮疹出现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皮损以斑丘疹为主 ,或伴有水疱。皮损发生在腰肋部者 39例 ,发生在胸部者 6例 ,发生在颜面部者 2例 ,发生在大腿内侧者 3例…  相似文献   
25.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IL-6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中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期中风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清IL 6浓度。结果 :中经络、中脏腑患者IL 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中脏腑患者血清IL 6浓度高于中经络患者 (P <0 0 1) ,中经络组中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血清IL 6浓度高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 (P <0 0 1) ,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脑梗塞、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6浓度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TIA)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清IL 6水平升高可能与中风的发生有关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IL 6存在一定关系。补气活血化瘀药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可能会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6.
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治疗老年性下尿路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萎缩,功能减退,防御能力下降而易发生尿路感染,并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应用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治疗老年性下尿路感染30例,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中药配合卧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并配合卧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颅脑损伤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其病死率和伤残率均很高 ,是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创伤。因此 ,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始终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我院 2 0 0 0年1月— 2 0 0 4年 8月收治的 2 0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着重讨论如何提高及规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例中 ,男 12 1例 ,女 79例 ;年龄 2~ 92岁。GCS 3~ 8分为重型颅脑损伤。1 2 受伤情况 车祸 14 0例 ,打击伤 2 8例 ,坠落伤 19例 ,火器伤 2例 ,其他 11例。1 3 合并伤 四肢骨折 5 6…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164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急性白血病(63例),多发性骨髓瘤(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5例),D IC(14例),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等(27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结果血小板升高和有显著止血效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从数量保证、供给及时和安全有效等方面是其它方法获得血小板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收治的异位妊娠36例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率,尤其是在早期异位妊娠及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诊断中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可以确定异位妊娠发生的部位,附件区包块的大小,并可对腹腔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结论:对于临床有停经史,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病人应高度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及时行妇科超声检查,并结合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对异位妊娠作出正确诊断,减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