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72篇
中国医学   67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PLC法测定丹参类注射液中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及丹参注射液中 4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 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0mL/min ;柱温为 35℃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 0 0 194~0 194 0 g·L-1、0 0 0 4 0 4~ 0 0 4 0 4 g·L-1、0 0 0 80 8~ 0 0 80 8g·L-1和 0 0 2 6 0~ 0 2 6 0 0 g·L-1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 4 % ,98 3% ,10 1% ,10 3% ,RSD <2 0 %。结论本研究为丹参类注射液的质量综合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简单、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2.
无梗五加又称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区,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无梗五加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用无梗五加制成片剂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眩晕症均有显著疗效。无梗五加根皮叫五加皮,本草均有记载,具有镇痛、抗炎、调节免疫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23.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头状花序,作为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用于疔疮、痈肿、丹毒,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眩晕,头痛等症。野菊花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和蒙花苷为其中的代表性成分。据报道,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强的抑制活性,对cAMP磷酸二酶酯的IC50为79μmol/L[1]。蒙花苷又名野菊花黄酮苷,其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保肝作用,并对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1]。两者均为野菊花中的主要成分,量…  相似文献   
24.
龙葵全草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龙葵Solanum nigrum全草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ODS开放柱色谱及反相HPLC等手段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龙葵全草60%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吸附,获得的60%乙醇洗脱部分再经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及波谱分析确定这些化合物结构分别为uttroside B(Ⅰ)、uttroside A(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Δ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Ⅲ)、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呋甾-Δ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5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Ⅴ)、5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呋甾-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dumoside(Ⅶ)、5α,20S-3β,16β-二醇-孕甾-22-羧酸-(22,16)-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5.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法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综合分析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 (evodiamine ,Ⅰ )、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diamine ,Ⅱ )、吴茱萸内酯 (limonin ,Ⅲ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p hydroxy benzoicacidethylester ,Ⅳ )、小檗碱 (berberine ,Ⅴ )、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Ⅵ )。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Ⅵ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莲子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苋科莲子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莲子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 ,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结果莲子草属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主要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 ,他们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结论为莲子草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维生素E烟酸酯(简称VEN)自乳化制剂,探求其最佳处方配比。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筛选和假三角相图的绘制,以形成自乳化区域的大小、溶出度和所得乳滴粒径的大小为指标,对VEN自乳化制剂中的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组成、用量进行筛选,找出最佳的搭配和处方配比。结果在VEN自乳化制剂处方中,以油酸乙酯为油相,聚氧乙烯蓖麻油(EL20)为乳化剂,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为助乳化剂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乳化效果。结论VEN自乳化制剂的最佳处方比例为m(VEN)∶m(油酸乙酯)∶m(EL20)∶m(transcuto1)=1∶0.75∶1.35∶0.9。  相似文献   
28.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冬凌草的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并进行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抗癌活性对比。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熊果酸(3)、齐墩果酸(4)、水杨酸(5)、sideritoflavone(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冬凌草丙素(9)、胡萝卜苷(10)、enmenol1αOβDglucoside(11)、葡萄糖(12)。冬凌草甲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L929、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组织淋巴瘤细胞U937以及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都有较好活性而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伤作用较弱。结论Sideritoflavo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比冬凌草乙素有更好的抗癌活性,且其抗癌活性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9.
注射用苦碟子的抗凝与纤溶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碟子抗凝和纤溶激活作用。方法采用测定全血凝块重量、凝血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浆复钙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方法,观察注射用苦碟子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苦碟子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小鼠静脉给予注射用苦碟子6、12 mg.kg-1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全血凝块重量;大鼠静脉给予注射用苦碟子3.6、7.2 mg.kg-1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静脉给予注射用苦碟子1.8、3.6、7.2 mg.kg-1可显著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注射用苦碟子质量浓度为1.25、2.55、g.L-1时可显著延长血浆复钙凝血时间,离体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用苦碟子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和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30.
柳穿鱼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柳穿鱼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法分离和IR,MS及1D,2D-NMR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苯甲醇樱草糖苷(Ⅱ),苯甲醇O-(2'-β-O-β-D-吡喃木糖基)-β- D-吡喃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Ⅳ),葡萄糖丁香酸(Ⅴ),丁香苷(Ⅵ),liriodendrin(Ⅶ),2,4-二叔丁基苯酚(Ⅷ),对甲氧基苯甲酸(Ⅸ),白杨素(Ⅹ),linarioside(Ⅺ),甘露醇(Ⅻ),半乳糖醇(ⅩⅢ),丁二酸(ⅪⅤ),正二十六烷酸(ⅩⅤ).正二十七烷醇(ⅩⅥ),二十九烷醇-15(ⅩⅦ),α-单二十烷酸甘油酯(ⅩⅧ)。结论其中15个化合物(Ⅰ-Ⅴ,Ⅶ-Ⅹ,ⅩⅢ-ⅩⅧ) 为首次从柳穿鱼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