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77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明确1例因肌张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反应迟钝就诊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基因芯片进行染色体全基因组分析。结果G显带染色体分析初步判定患儿核型为46,XY,t(2; 12; 18; 14)(q31; p13; q21.3; q11.2),为4条染色体复杂易位; SNP芯片检测分析提示患儿染色体18q21.31-q22.3区域存在1.502 2×10~7bp的片段缺失。患儿父母染色体核型及芯片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患儿为新发复杂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染色体18q21.31-q22.3微缺失及4条染色体的复杂易位可能是导致患儿疾病表型的重要原因。微阵列芯片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易位时造成的亚显微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42.
目的检验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Ⅲ(The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BSID-Ⅲ)认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探讨其在我国引进和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翻译、回译BSID-Ⅲ,在无锡、太原、郴州三个研究点,共1 440名16d~42个月儿童进行BSID-Ⅲ认知量表测试。结果重测信度为0.946;内部信度分析,Cronbach'α系数为0.987。校标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3。结论 BSID-Ⅲ认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临床上可以使用该量表评定儿童的认知水平,在我国范围内引进和应用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调查苏州市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急救中心接报并现场处置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受伤解剖部位及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抢救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总计54 510例,年龄0.5~97岁,平均45.5岁,男女比1.22∶1;其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28 516例,占全部交通伤患者52.3%;19~60岁青中年为调查总人数72.8%,且19~60岁交通伤患者主要交通方式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患者受伤部位为头面部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且脊柱骨盆损伤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受伤部位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交通伤患者(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修正创伤评分(RT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且其重伤及现场死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酒后交通伤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伤患者,占全部酒后交通伤人群53.3%.结论 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现已成为道路交通伤害主要类型,其中头面部受伤比例高、受伤部位数量多、年龄分布广及酒后交通伤占比大.  相似文献   
44.
周蓉  束为  陈武 《口腔医学》2021,41(11):972-976
目的 探究不同比例松质骨、皮质骨混合的同种异体骨、去蛋白牛骨矿物质(DBBM)在位点保存中的牙槽嵴保存效果及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拔除两只比格犬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12个牙位,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空白组;B、C、D 3组分别填塞松质骨:皮质骨:脱钙骨基质(DBM)质量比分别为0:9:1和3:6:1的同种异体骨1、同种异体骨2和DBBM.位点保存术后3个月在每个牙位的远中根牙槽窝中央环钻取柱状骨,植入种植体.比较位点保存术后3、6个月拔牙窝高度和宽度的变化.通过组织学分析柱状骨标本的新生骨、剩余材料和结缔组织及其他成分的比例.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通过Van?Gieson染色,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结果 术后3、6个月各组的颊侧牙槽嵴高度、宽度均降低,经方差分析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保存术后3个月,各组新生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种植体骨结合率小于B、C、D组(P<0.05),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比格犬的拔牙位点保存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和DBBM均有保存牙槽嵴形态的作用,也对后期种植体骨结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案实施围术期管理,研究组按照ERAS方案实施围术期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T1时点)、术后12 h(T2时点)、术后24 h(T3时点)和术后48 h(T4时点)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时点,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方案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全球的暴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了一些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其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要引起关注。本文将该药在儿童、妊娠期、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使用中应该关注的合理使用内容以及药学监护点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提高该药在临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审方过程中的不合理医嘱,同时注重成品输液的稳定性和滴注速度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监控平台会自动将滴注速度单位统一为mL·min-1,根据成品输液稳定性不同,进行先后顺序自动排序。成品输液放置时间系统和滴速控制和监控系统可监控临床输液的使用情况。结果:成品输液出舱到病区时间平均减少15~20min;稳定时间2h、4h和6h内的成品输液执行及时率得到显著提高;输液滴注速度合理率由运行前的58.5%上升至88.8%;单季度输液不良反应量降幅高达45.7%。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现某院PIVAS静脉输液全流程的闭环监控,为我国医院PIVAS合理用药监控平台的补充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回顾分析107例双瓣置换手术围手术期资料,探讨双瓣置换的围手术期临床特点。方法:手术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情况下进行,其中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98例,左房折叠10例,二尖瓣成形82例,同时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5例。结果:105例患者康复出院,死亡2例,死因分别是低心排综合症及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双瓣膜置换是治疗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手术时机,不断改进和提高体外循环技术,手术技巧,尽量保留瓣下结构,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因素及药物敏感性,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1 200份临床送检的新生儿血液、胃液、脓液标本,以及相应母体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患儿疾病类型、母体感染状况、分娩方式、孕晚期用药情况、新生儿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共80例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其中败血症、脐炎、早产、宫内感染、吸入性肺炎患儿分别占8.75%、10.00%、15.00%、22.50%、43.75%;其母体生殖道标本无乳链球菌阳性率达51.25%,且细菌药敏结果与患儿一致;患儿以自然分娩为主,共71例(88.75%),仅9例(11.25%)为剖宫产。80株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50%、57.50%、33.75%。结论母体带菌与分娩方式可能是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产科医生应重视对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的常规筛查,实验室应提高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能力并及时提供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减轻手术室患者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8月65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按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将2012年9月~2014年1月81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手术室环境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应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了解患者护理干预后紧张度缓解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紧张度缓解率、患者对手术室环境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手术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