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氟马西尼用于小儿全麻催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别比较氟马西尼和纳洛酮用于小儿全麻后催醒复苏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全麻术后将需要催醒的3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I组选用氟马西尼,用量为0.004-0.007mg/kg,60s内清醒程度未达到要求再追加半量。Ⅱ组选用催醒药为纳洛酮,用量为0.006—0.008mg/kg,再次用药用半量。同时观察患儿的表情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询问各组清醒程度及痛觉。结果I组患者在5min内有80%达到完全清醒,并保持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Ⅱ组患儿在5min内只有近一半达到完全清醒,但容易出现躁动,痛觉明显。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小儿全麻后催醒复苏效果优于纳洛酮,并保持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腭裂患儿气管导管内径型号的选择。方法:分析222例(1~6岁)全麻插管下行腭裂修复术患儿的年龄与管径型号的关系。结果:本组年龄与管径型号显著相关(P<0.01):1岁选用3.5号导管,2~3岁4号,4~6岁4.5号。结论:根据年龄段按新的参照关系能有效指导腭裂患儿气管导管内径型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用于全麻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插管全麻手术者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氯诺昔康组(B)和喷他佐辛组(C),每组30例,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生理盐水2 ml、氯诺昔康0.2 mg/kg、喷他佐辛0.5 mg/kg.记录三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 (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 三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A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B、C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T3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C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喷他佐辛不影响拔管时间,全麻术后的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5.
术前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方法及在成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患者采用了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另外4 3例作为对照.比较了二组患者所需的同种异体输血量,术后不同时间H6、HCT、Pit的恢复情况,以及抗生素与应用时间与用量.结果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在全麻诱导下,采用血液稀释,贮存自体血量平均为627ml,同种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Pit恢复速度快,抗生素应用时间及量明显少于同种异体输血组.结论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3种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慢性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方案依据。方法:90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例。Ⅰ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Ⅱ组行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is nerve block,SNB);Ⅲ组行臂丛神经阻滞加肩周局部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s and local nerve block,BPB+LNB)。3种治疗之后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主观疼痛改善评估。结果:治愈率Ⅰ组为66%(20/30),Ⅱ组为70%(21/30),Ⅲ组为90%(27/30)。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751,,=6.043,P&;lt;0.05)。疼痛改善评分Ⅰ组为1.97&;#177;2.40,Ⅱ组为1.83&;#177;2.42,Ⅲ组为0.63&;#177;1.10,Ⅲ组为最佳。结论:BPB+LNB是临床治疗肩周炎较好的方法,SGB,NSB可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3种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慢性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方案依据。方法:90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I,II,III组,每组30例。I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II组行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isnerveblock,SNB);III组行臂丛神经阻滞加肩周局部神经阻滞(brachialplexusblocksandlocalnerveblock,BPB+LNB)。3种治疗之后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主观疼痛改善评估。结果:治愈率Ⅰ组为66%(20/30),II组为70%(21/30),III组为90%(27/30)。III组与I,I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751,χ2=6.043,P<0.05)。疼痛改善评分I组为1.97±2.40,II组为1.83±2.42,III组为0.63±1.10,III组为最佳。结论:BPB+LNB是临床治疗肩周炎较好的方法,SGB,NSB可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合氯诺昔康对防治颅脑手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疗效及镇痛效应.方法 将择期开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胺+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烷、靶控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阿曲库胺和芬太尼维持.实验组患者于术毕前30min静滴氯诺昔康8mg,于缝皮前静滴氯胺酮250μ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静滴氯诺昔康时(T0)、缝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呼吸恢复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等时点的SBP、DBP和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主诉疼痛时间.结果 SBP、DBP、HR与前一时点比较,实验组在T4时点升高(P<0.05),对照组在T1、T2、T4时点升高(P<0.05),2组比较,在T1、T2、T4时点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主诉疼痛时间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氯诺昔康在颅脑手术患者苏醒期镇痛效果好,不延长苏醒时间,能减少不良反应,维持较平稳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复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传统方法定位组(C组),各20例。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其中臂丛神经阻滞用量25 ml,颈浅丛阻滞用量为5 ml。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并评估麻醉效果。结果 U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或P<0.01),其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复合颈浅丛阻滞可缩短麻醉完成时间,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两种温度液体输注对腹部手术低体温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及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室温(22~24℃)液体输注)和加温组(液体加温至36.5~37.5℃输注),各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术中1、2 h、术毕即刻体温变化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入室时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温组术中1、2h、术毕即刻体温均高于常温组(P<0.05),寒颤及输注侧肢体不适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输注接近体温的液体较室温液体更能有效稳定患者中心体温,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