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腭裂儿童的体质量与气管导管内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1~12岁)行腭裂修复手术儿童的临床资料。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本组体质量、年龄及气管导管内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体质量、年龄均与气管导管内径存在线性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 5和0.843 6,P〈0.001。结论:腭裂儿童体质量可用于估算气管导管内径,且与用年龄估算气管导管内径比,用腭裂儿童体质量估算气管导管内径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在芬太尼所引起的低血压伴随心动过缓中的作用.方法 14只兔被随机分为2组:正常和双侧迷走神经横断兔.兔麻醉、肌松和人工通气,暴露肾交感神经并记录其电生理活动.间隔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4,15,30和50μg/kg.结果静脉芬太尼在总剂量20μg/kg以上无论在正常或去迷走神经兔均显著抑制肾交感神经活动,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静脉芬太尼在总剂量50和100μg/kg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和血压下降在正常兔明显多于去迷走神经兔(P<0.05),但是心率减慢在正常与去迷走神经兔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芬太尼只有大剂量才会引起明显的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主要因为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造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男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随机分成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后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骶管阻滞,RM组用0.25%罗哌卡因0.5mL/kg复合吗啡7.5μg/kg进行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手术、麻醉以及镇痛时间。术后24h内记录不良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R组平均镇痛时间为(9.8±2.6)h,RM组镇痛时间为(16.2±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6,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相似(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7.5μg/kg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镇痛时间长,效果确切,没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胸片预测腭裂小儿气管导管内径(ID)的效果。方法:数字化X光胸片测量患儿第6颈椎(C6)的气管内径,通过与实际插管型号的关系推导出预测公式(推导组),以此胸片公式预测ID(验证组),与年龄公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得到胸片公式为ID(mm)=0.5×气管内径(mm)+0.6。C6气管内径与ID存正相关(r=0.944,P〈0.01)。预测成功率87.1%,高于年龄公式的50.9%(P〈0.01)。结论:应用胸片能有效预测1-6岁腭裂小儿的ID。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比较电子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拟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ASA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电子支气管镜组(A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B组),记录两组基础值(哟)、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与T0期比较,两组患者T1期MBP和HR降低,随后在T2期明显升高,到T3期MBP再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例一次插管失败。两组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纤支镜比较,电子镜能明显缩短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时间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婴幼儿上肢手术用基础麻 +臂丛阻滞或氯胺酮全麻的效果。方法 :行上肢手术的婴幼儿 (30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 (Ⅰ组 ,15例 )和对照组 (Ⅱ组 ,15例 )。Ⅰ组在针麻仪神经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 ,Ⅱ组用微泵输注氯胺酮。结果 :Ⅰ组臂丛阻滞均获成功 ,术后苏醒时间短于Ⅱ组 ,镇痛时间长于Ⅱ组 (P <0 0 1) ,术后无并发症 ;Ⅱ组烦躁不安 8例 ,呕吐 1例 ,呼吸抑制 5例。结论 :婴幼儿上肢手术用基础麻 +臂丛阻滞比氯胺酮全麻效果好 ,术中HR较稳定 ,术后苏醒快 ,镇痛时间长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静注氯诺昔康对患者静注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静注0.9%NS2mL)和实验组(30例。静注氯诺昔康8mg)。15min后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0μg/kg(时间<2 s)、丙泊酚1.5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注药完毕后2min行气管插管。插管前观察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呛咳发生率和程度降低(P<0.05);余指标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注氯诺昔康能有效预防患者全麻诱导期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评分系统(Thoracoscore中文版)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348例胸外科手术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治疗过程中均采用胸科手术评分系统评估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胸科手术评分系统评估,给予病患加强术前准备和积极内科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胸外科手术数字化风险评估系统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预防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二种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组,50例)、欧贝组(O组,50例)。所有病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手术麻醉过程顺利,术毕关腹腔时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注入:D组0·25%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5mg的复合液5ml,O组0·25%布比卡因5ml同时静脉注射欧贝4mg。然后连接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止痛泵复合液配方:布比卡因187·5mg加氟哌利多5mg加曲马多40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D组加地塞米松10mg,O组加欧贝8mg。术后4h、24h、48h随访并记录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都较满意,两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欧贝都可以有效减轻曲马多复合液术后行PCEA时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影响镇痛效果,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比较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AHH )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 )作为血液保护技术在肝肿瘤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45例ASAI -II级肝肿瘤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5 ) ,超容性血液稀释组 (n =15 )和等容性血液稀释组 ( n=15 )。在麻醉诱导后 ,AHH组患者静脉快速滴注 2 0ml/kg液体 ,ANH组病人采血 15ml/kg保存体外同时输入等量 6%羟乙基淀粉。术中监测包括血压 ,心率 ,ECG ,氧饱和度 ,尿量 ,输液量和失血量。在血液稀释前后 ,手术结束和术后一天采血测定下列指标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 ,血液生化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 (PT)、激活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 AHH和ANH两组患者血液稀释后Hct分别由血液稀释前 ( 3 9 8± 3 4) %和 ( 4 0 2± 3 5 ) %下降到 ( 3 0 9± 3 3 ) %和 ( 2 9 6± 2 8) % ,血液稀释后AHH和ANH两组患者PT和APTT均有明显延长 (P <0 0 5 )。但是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 ,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 ,与对照病人相比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AHH ,ANH和对照组分别有 4,3 ,9例患者需要输入异体血 ,对照组患者需要输入异体血总量明显多于AHH和ANH组 (P <0 0 5 )。结论 在ASAI -II级的肝肿瘤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和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