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药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武汉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为化妆品监管提供借鉴与思路,并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安全使用化妆品。方法:对2017~2022年武汉市通过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集中在中青年女性;不良反应判断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主;产品来源以网购最多;开展斑贴试验比例较低。还存在报告数量不够、可利用度不高、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测工作尚未形成社会共治等问题。结论:建议可通过加大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的支持力度、强化落实化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化妆品网络销售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培训力度等方面,推动武汉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热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正碧  邱健珉  李明  卢祖洵 《中国药房》2010,(32):2990-2993
目的:为建立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供应、招标定价、配备使用、补偿机制等进行讨论,分析面临的困难与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措施应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才能取得实效,群众才能受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提高其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析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到的78例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或器官与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涉及药物本身成分、配伍不当等因素。结论:应规范生产工艺,对儿童及老年患者应注意剂量,并注意在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应避免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武汉市ADR/ADE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10种口服降糖药ADR/ADE报告,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报告信息、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和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口服降糖药ADR/ADE报告953例,涉及1 405例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程度以“一般”为主(88.67%),“严重”占11.33%;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最为多见,频次排序前3位的药物类别为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联合噻唑烷二酮复方制剂。不同类别药物所致ADR/ADE的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各具特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以尿路损害和生殖器瘙痒为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以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损害为主,格列奈类所致低血糖居多,其他类别最常见胃肠道不适,基本与药品说明书相符。结论 口服降糖药的ADR/ADE涉及系统广泛,且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需关注新型口服降糖药,通过多方位药学服务,提升患者自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