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1篇
  免费   3220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3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100篇
内科学   1363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242篇
外科学   12657篇
综合类   7546篇
预防医学   17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530篇
  62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1346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768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823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917篇
  2018年   778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554篇
  2013年   1756篇
  2012年   2110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195篇
  2009年   2145篇
  2008年   2012篇
  2007年   1975篇
  2006年   1744篇
  2005年   1508篇
  2004年   1195篇
  2003年   1028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3篇
  1960年   1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稳定性核素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性核素([L-^15N]亮氨酸)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的方法。方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相同剂量[L-^15N]亮氨酸不同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及不同剂量[L-^15N]亮氨酸同一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结果:大鼠小肠游离氨基酸池中^15N核素丰度在注射后0.5h内呈线性上升并达高峰,维持4h后缓慢下降,小肠蛋白质中的^15N丰度0.5h至12h基本维持不变;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大鼠小肠蛋白质分数合成率(FSR)亦增加,当[L-^15N]亮氨酸剂量在1.0mmol/kg以上,FSR并不随施加[L15N]亮氨酸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结论:在进行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测定时,一次性静脉注射的测量最佳时限为0.5h,剂量为1.0mmol/kg。  相似文献   
82.
Objective To predict the HLA class Ⅰ restricted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s for huma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Methods By using 3 epitope prediction databases which including MHC binder ( BIMAS and SYFPEITHI databases) and proteasome cutting site ( PAProC databases), the epitopes of PCNA were predicted by analyzing several parameters and methods. Results Aft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we have obtained two possible HLA-A0201 restricted CTL epitopes SMSAD-VPLV (228-236, score 447 633. 595 ) and LINEACWDI ( 22-28, score 127 966.779);two HLA-A24 re-stricted CTL epitopos DYEMKLMDL ( 113-121, score 563 994.9 ) and EFARICRDL ( 143-151, score 40 540.7);two HLA-A1101 restricted CTL epitopes LTSMSKILK (72-80, score 1334. 2680 ) and DVPLV-VEYK (232-240,score 736.9236). Conclusion The multi-parameter epitope prediction method is feasi-ble for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83.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1],其中10%~15%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2~4],而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目前,有多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LCBDE)。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EST联合LC和LC…  相似文献   
84.
CD44分子属于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其CD44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乳腺癌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分子,针对CD44分子与乳腺癌干细胞关系的研究,将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5.
复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LC手术842例,分为单纯组641例,复杂组201例.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结果 单纯组和复杂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2±18)min和(52±20)min(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4.4±1.3)d和(6.8±1.6)d(P<0.01);中转开腹率分别为0.31%和9.45%(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46%和2.99%(P<0.01);2组总体中转开腹手术率为2.5%. 结论 只要正确评估手术难度,加之娴熟技术LC治疗各种复杂性胆囊结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缩窄门静脉主干法制备SD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时的最佳缩窄口径.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6个实验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行假手术.各实验组分别按照5、6、7、8、9、12号针头的缩窄口径行门静脉主干缩窄术.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累积死亡率,术后状态,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周时的门静脉压力,术后2周时的食管组织学变化和脾指数.结果 5、6、7、8、9、12号针头缩窄组术后3 d时大鼠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00%、80%、70%、20%、10%、0%,与缩窄程度正相关.8、9、12号组的大鼠存活状态明显好于5、6、7号组.5、6、7、8、9、12号组术后即刻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836±0.275)、(4.557±0.419)、(3.856±0.576)、(3.343±0.433)、(2.708±0.309)、(1.957±0.358)kPa,7、8、9、12号组术后2周时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163±0.424)、(1.956±0.172)、(1.841±0.202)、(1.232±0.154)kPa,均较正常(0.881±0.165)kPa显著升高(P<0.05).术后2周,7、8、9、12号组大鼠食管下段黏膜下层平均血管数目分别为:(3.94±0.83)、(3.58±0.63)、(3.14±0.64)、(2.02±0.62)个,与正常组(1.65±0.62)个比较,除12号组外均有增多(P<0.01);固有层平均血管数目分别为:(2.24±0.64)、(2.05±0.29)、(1.52±0.28)、(0.93±0.19)个,与正常组(0.82±0.18)比较,除第12组外均增多(P<0.01);黏膜下层血管口径分别为:(4.52±1.51)、(4.05±1.23)、(3.75±1.11)、(2.03±0.86)μm,除第12组外均增大(P<0.01);脾指数分别为:(4.21±0.93)、(4.06±0.68)、(3.84 4±0.71)、(3.31±0.69)除12号组外也较正常增加(P<0.01).结论 缩窄门静脉主干可成功制成大鼠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其最佳缩窄口径应该是:大鼠体重200 g左右时用8号针头(直径0.8mm),大鼠体重300 g左右时用9号针头(直径0.9 mm).  相似文献   
8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经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凛 《腹部外科》2007,20(1):8-9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外科医生对微创理念认识的加深,腹腔镜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而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也已成为近年来胃肠外科医生探索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由于胃癌根治性手术的专业性较强以及腹腔镜技术应用的技术难度较大,所以,目前国内外胃肠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文谨就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性手术应用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9.
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7例病人,经彩色超声、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5例行脾动脉血管重建,2例同时行脾脏切除。结果:手术后10—14d治愈出院。随访1—9年,1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余6例均健康生活。无复发。结论: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是—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0.
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附1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笔者对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示,112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48%。Ducks A,B期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C,D期组,腺癌组生存期明显长于黏液腺癌组和未分化癌组;根治术组生存期长于未切除组及姑息手术组;化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未化疗组。提示: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是否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