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8篇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临床效果均显著,前者手术创口小,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本院2012年~2016年5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2年~2015年5年医院确定为NTM的菌种用传统的生化反应法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乙胺丁醇(EMB)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年间共收集到11298株分枝杆菌,其中分离出NTM331株,占2.93%。对INH、SM、RFP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96.4%、90.6%、83.7%、77.3%。NTM临床症状酷似MTB引致的结核病,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差甚至无效。结论虽然我院由NTM引起的肺病比例低于全国水平但NTM的高耐药率和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期间住院确诊的维吾尔族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同民族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分析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营养状况分析显示,结核病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球蛋白(Gl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核病患者贫血率(27.4%)、低蛋白血症率(67.6%)和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率(68.0%)高于对照组(4.5%、7.4%和33.3%),高甘油三酯血症率(4.2%)低于对照组(12.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间高胆固醇血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362例结核病患者中,总耐药检出率为37.6%,耐多药率16.9%(61/362);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与全敏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间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MDR-TB患者低蛋白血症率(73.8%)高于全敏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结核病患者的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尤其MDR-TB患者,低蛋白血症率显著高于非耐药结核病患者,其营养不良程度更为严重,建议对结核病患者尽早开展营养评估和管理,为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心脏外科实施手术置入IABP患者80例,根据IABP置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12例)、无并发症组(6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情况、IABP置入相关情况以及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通过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脑卒中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5岁以上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外周血管病发生率及体外膜肺氧合应用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置入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为高龄患者(65岁以上)、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及体外膜肺氧合。研究组65岁以上患者比例(83.33%)、糖尿病发生率(41.67%)、外周血管病发生率(66.67%)及体外膜肺氧合应用率(41.67%)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两组IABP辅助时间及置入时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尿量均显著升高,中心静脉压、心率、多巴胺、肾上腺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患者,术前置入26例,术中置入35例,术后置入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1.43%、31.58%。置入后出血7例(8.75%),缺血2例(2.50%),其中坏疽1例,骨筋膜室综合症1例,血管损伤2例,IABP置入失效1例。 结论置入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及肢体缺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高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是IABP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围术期护理监护,规范操作流程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6.
现报道1例我院近期收治的矽肺误诊为肺结核病例,病人因在综合医院就诊时,医生未注意对职业史的收集,加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而将矽肺误诊为肺结核。  相似文献   
97.
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病原菌的培养鉴定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而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灶标本69例,采用BACTEC MGIT 960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在培养4周内24例(34.78%)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延长至8周时共有40例(57.97%)培养阳性,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结核分枝杆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方法:2010年1月到2014年5月采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脊柱结核患者70例其中18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男10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69.8岁18例均合并有其他疾病伴局部疼痛等神经症状,均行单纯的后路内固定切除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在,观察治疗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的变化情况,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scale,vAs)进行对比分析,对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患者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合临床来判定老年脊椎结核的治愈标准。结果:所有18例患者局部疼痛缓解,8例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术后因患者早期下床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术后一例出现局部切口周围压疮,经二期清创术愈合。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对手术期间创伤出血,手术麻醉的要求高往往不能耐受大创伤手术可以选择个体化及微创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肺支气管病变患者R波递增不良时心电向量图及心脏超声改变的诊断价值,为早期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等肺支气管病变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其中,右室肥大56例,心肌梗死33例,正常7例,其它11例。患者均行心电向量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向量图+心脏超声组与心电向量图组及心脏超声右室肥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向量图+心脏超声组与心电向量图组及心脏超声比较心肌梗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电向量图及心脏超声检查结合,对肺结核等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右室肥大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血清转氨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13 年4 月-2017 年1 月胸科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 治疗的符合条件的冠心 病患者315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45 例,对照组270 例。结果 两组年龄、心率(HR)、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及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死亡者比较,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Hb)、尿素、肌酐(Cr)、尿酸(VA)、 C 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γ- 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患者年龄、HR、尿素、Cr、VA、 CRP、肌酸激酶-MB、γ- 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是死亡的影响因素(P <0.05), 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影响患者PCI 术后生存状况的因素之一,预示着较 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