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葛根素的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葛根素的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运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含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为葛根素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1∶1,包合时间为3h,包合温度为60℃,包合率可达94%。结论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葛根素口服制剂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茯苓的摇瓶补料培养液体发酵和发酵罐补料液体发酵的发酵工艺.新发酵工艺缩短了茯苓液体发酵的时间,并提高了茯苓菌体产量.  相似文献   
13.
卓虹伊  陈梁  王春蕊  周洁  赵誉  李维  李寒梅  邹亮 《中草药》2020,51(3):616-624
目的制备川芎嗪(Lig)双羟萘酸盐(Lig-PAM)缓释纳米混悬剂(Lig-PAM-NSp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难溶性盐技术制备Lig-PAM,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采用微型介质研磨法制备Lig-PAM-NSps,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稳定系数(SI)为评价指标综合加权评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参数,对制备的Lig-PAM-NSps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及体外药物释放情况。结果 Lig与PAM以物质的量为1∶1制备的Lig-PAM复合率为(97.48±0.04)%,与Lig相比,Lig-PAM在水和模拟体液中的溶解度分别降低了95.50%和77.39%;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明Lig与PAM形成了Lig-PAM。经正交试验优化后,按最佳处方工艺制得Lig-PAM-NSps的平均粒径为(585±5)nm,PDI为0.328±0.015,SI为0.928±0.012;扫描电镜显示Lig-PAM-NSps呈大小分布均一的圆球形,粒径在600 nm左右,且在60 d内物理稳定;体外释放结果表明48 h内Lig-PAM-NSps与Lig溶液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并呈现一级释药特征[ln(1-Q)=0.153 67 t+80.458 14,r=0.998 26]。结论 Lig-PAM-NSps制备工艺稳定,在体外可缓慢释放Lig。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维生素C片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了维生素C片含量测定过程中样品几种因素对维生素C片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其中包括:含量重复性测量,样品的取样量,样品的稀释体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等因素。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95为0.49%,覆盖因子k=2.结论本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不良事件(ADE)信号的挖掘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2017年1季度至2021年3季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左乙拉西坦的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 分析处理数据后共得到622个有效信号,涉及24个系统器官,主要集中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类、妊娠期及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等方面,发现说明书中未出现的信号累及器官系统有6个。结论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左乙拉西坦ADE信号挖掘可促进左乙拉西坦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作者对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基本措施及改革取得的良好效果,力求使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效地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欧林  梁楠  张晓 《西南军医》2009,11(3):509-510
目的组织工程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最终实现脊髓损伤的修复和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形态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途径。支架的生物活性、三维结构和表面微观结构,材料的降解性等众多因素都对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形成有明显影响。组织工程的发展也将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使得再生医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并最终用于疾病的治疗。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脊髓损伤支架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斯匹林肠溶片中阿斯匹林含量,用回归方程对测定进行分析并计算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扩展不确定度为5.94%,相对不确定度为3.96%。结论该评定方法较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蝙蝠葛碱在不同pH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的浓度,以饱和法测定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从而计算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下蝙蝠葛碱的平衡溶解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油水分配系数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 6.8~8.0范围内(小肠的pH环境),蝙蝠葛碱的lgP约为0.5,说明其脂溶性较强。结论:蝙蝠葛碱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都受pH的影响;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蝙蝠葛碱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预测其体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糖蛋白抑制剂对蝙蝠葛碱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进行小肠吸收实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蝙蝠葛碱的浓度,考察不同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醋酸地塞米松和维拉帕米对蝙蝠葛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和中浓度环孢素A对蝙蝠葛碱的Ka、Papp、P%、吸收量和累积吸收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低浓度时上述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3个浓度醋酸地塞米松对蝙蝠葛碱的Ka、Papp、P%、吸收量和累积吸收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维拉帕米对Dau的Ka、Papp、P%、吸收量和累积吸收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中浓度和低浓度时上述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醋酸地塞米松和维拉帕米对蝙蝠葛碱均有促吸收作用,其作用大小顺序为醋酸地塞米松>环孢素A>维拉帕米;P-糖蛋白对Dau的肠吸收有外排作用,蝙蝠葛碱为P-糖蛋白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