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的关系,进一步比较SII、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58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发生CI-AKI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n=98)和非CI-AKI组(n=485),比较两组间的基线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接受PCI的NSTEMI患者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SII、GRACE评分及其综合水平对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SII、高GRACE评分的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AKI的概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PV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I...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择期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根据罗哌卡因用药浓度的不同,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浓度0.25%组、0.375%组和0.5%组,以及无用药的空白对照组,每组24例。手术结束后,0.25%组、0.375%组和0.5%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左侧T5水平实施ESPB,确定位置后注药,每组给予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记录各组患者手术结束ESPB0.5 h、术后2 h、4 h、8 h、16 h和24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患者出院时对术后镇痛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四组手术结束行ESPB后0.5 h、2 h、4 h、8 h、16 h和24 h时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B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AS评分=15.002,F=13.221,F=14.298,F=11.375,F=16.124,F=10.993;FBCS评分=16.113,F=14.332,F=15.309,F=12.486,F=17.235,F=11.004;P<0.05),各时间点VAS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空白对照组、0.25%组、0.375%组和0.5%组,BCS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0.5%组、0.375%组、0.25%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AS评分=6.281,F=5.337,F=7.369;FBCS评分=7.392,F=6.448,F=8.470;P<0.05)。术后24 h四组内按压镇痛泵次数及舒芬太尼输注药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09,F=6.235;P<0.05)。术后24 h内空白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x2=5.333,P<0.05),0.25%组、0.375%组和0.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0.5%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21,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进行ESPB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2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RP-1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NRP-1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以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做为参照指标,以Youden指数作为临床诊断实验准确度评价指标,预测患者血清中NRP-1的诊断界值。分析血清NRP-1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另将收到的乳腺癌组中25例患者的术后短期内的血清与该部分患者术前血清NRP-1比较术前及术后变化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NRP-1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25),血清NRP-1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子亚型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术前与术后NRP-1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P-1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4.
刘苏雅  蒋文婷  任莹  高超 《浙江医学》2023,45(1):37-40,4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整合素β2(ITGB2)和Kindlin-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0例CR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ITGB2和Kindlin-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RC组织中ITGB2和Kindlin-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RC组织中ITGB2和Kindlin-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化程度差、浸润深度深、TNM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ITGB2和Kindlin-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分化程度好、浸润深度浅、TNM分期早、无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C组织中ITGB2和Kindlin-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56,P<0.05)。结论 ITGB2和Kindlin-2在CRC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CRC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推测其可能与CRC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5.
胡杰  韩正祥  杜秀平 《安徽医药》2021,25(3):512-515
目的 检测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NRP-1和VEGFR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人的肿瘤石蜡标本40例及其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NRP-1和VEGFR2的表达情况.对病人进行至少为期1年的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果 NRP-1、VEGFR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0.398±0.051)、(0.454±0.058)]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0.244±0.095)、(0.337±0.064)](均P<0.05).NRP-1、VEGFR2表达与肝细胞癌病人的肿瘤最大径、有无血管侵犯、分化程度、TNM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有无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甲胎蛋白水平、肿瘤数目、有无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无关(均P>0.05).NRP-1和与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9,P<0.001).此外,NRP-1、VEGFR2表达高的肝细胞癌病人的术后1年内复发率高[63.64%(14/22)、55.00%(11/20)],而NRP-1、VEGFR2表达低的肝细胞癌病人的术后1年复发率较低[5.56%(1/18)、20.00%(4/20)](均P<0.05).结论 NRP-1、VEGFR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NRP-1、VEGFR2的高表达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6.
47.
无创产前基因筛查(NIPS)是基于母体外周血游离胎儿DNA片段对胎儿目标疾病(21三体、18三体、13三体)进行筛查,但低的测序深度限制了其对胎儿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筛查的效能。扩展性无创产前基因筛查(NIPS-Plus)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方面筛查方面的不足,现将近年来NIPS-Plus在胎儿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医师了解其应用,局限性及进行临床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48.
张辉  张滢  赵伟  刘鹤  颜明  张稳稳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9):93-96,12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对后腹膜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膜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Q组全身麻醉诱导前20min于超声引导下行前路腰方肌阻滞,对照组不进行阻滞,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VAS疼痛评分,分析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的麻醉恢复质量。结果入室稳定后、神经阻滞后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缝皮及拔除气管导管时,Q组的血压和心率较C组明显降低(P<0.05);Q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Q组术后24h的麻醉恢复质量显著优于C组 (P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能够有效减轻后腹膜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提高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尿外泌体微RNA(mi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早期DKD患者60例。将纳入的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进行分组,其中30 mg/g1c)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运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法测定尿外泌体miRN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DAP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体重、BMI、FP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体重、BMI、HbA1c、FPG、餐后2 h血糖及UACR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组中5种miRNA(miR-let-7b-5p、miR-21-5p、miR-182-5p、miR-200c-3p和miR-423-5p)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与传统药物治疗组相比,上述5种miRNA表达亦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治疗后上述5种mi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早期DKD患者存在多种尿外泌体miRNA表达的失调,达格列净可下调细胞外泌体mi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治疗的1164例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的SII.其中,192例发生CI-AKI(CI-AKI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