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586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1456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49篇
中国医学   336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价值,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同时有针对性地配合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结果在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遵医行为相比于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好转。逐渐消除了急躁与消沉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时进行复诊。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治疗时偏执和过激行为明显减少,十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病情复发因素。方法:选取确诊为RVVC的患者50例和初次或偶发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发病前15项生活和生理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RVVC组排在前5位的因素依次为:发病前5d内性生活、生理状况差、心理负面情绪、月经来潮和性伴同患生殖器念珠菌病;在生理状况差、心理负面情绪、月经来潮、性伴同患生殖器念珠菌病和性生活频率(≥3次)5个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VVC患者病情复发与发病前5d内性生活、生理状况差、心理负面情绪、月经来潮和性伴同患生殖器念珠菌病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3.
刘勉跃  廖海雄  巫洪波 《吉林医学》2012,33(8):1613-1614
目的:探讨康宁克通对腱鞘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腱鞘囊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康宁克通-A注射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2%利多卡因联合封闭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 2,P=0.023 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 2,P=0.682 6)。结论:康宁克通-A治疗腱鞘囊肿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对于不愿手术而选择封闭注射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4.
严春玲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86-1986,1989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行常规体检的3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cTnI、CK—MB的检测结果,并在观察组内对比cTnI与CK—MB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病1~2d时cTnI与CK—MB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发病7d及14d时观察组cTnI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内患儿发病1~2d时cTnI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7d与14d时cTnI检测的阳性率则显著高于CK—MB.结论cTnI在病毒性心肌类的诊断中均且有较高的特异唐与敏威唐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22例儿童腹部IMT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结果肿块多为实性,无钙化,分布于腹部多脏器,包括肝脏、脾脏、胃、膀胱、胆囊、十二指肠及腹腔等。增强扫描可见实性病灶区内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囊实混合性病灶区见不规则、环状或类圆形强化,病灶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明确显示儿童腹部IMT的病灶大小、部位、范围、周围浸润情况等,结合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留置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例(8.57%)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3例(37.14%)患者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25,P=0.0104)。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异同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4例多发性肌炎和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多发性肌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肉病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转归明显不同。结论对于肌肉无力和肌酶升高的患者需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肌肉病理、诊断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鉴别多发性肌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肌病所致肌肉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深静脉逆行造影Ⅰ期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通过改行大隐静脉或侧支血管穿刺造影及短暂阻断股静脉血流,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对于明确诊断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Kistner 分级Ⅲ、Ⅳ级返流的患者同期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结果 本组患者27例,25例得到6个月~24个月的随访,25例(侧)下肢原有沉重胀痛感觉完全消失17例(侧),比手术前有明显减轻的8例(侧);9例(侧)小腿下色素沉着病例在术后2个月后色素沉着颜色较术前有明显减退;6例合并踝靴区溃疡病例,经2个月~4个月外科清创及换药处理全部愈合;22例患者于术后2周~6周完成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示静脉无明显血液返流.结论 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例行深静脉逆行造影,通过造影结果对于明确诊断为Kistner Ⅲ、Ⅳ级返流的患者同期行股静脉第一瓣膜静脉窦的环缩术,既可更可靠地评价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返流程度、又能将2次有创操作在同一手术完成,疗效满意,对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惠州市同型α地贫夫妇的胎儿地贫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为制订本地区地贫的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54对夫妇均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在孕早期取胎儿绒毛组织,孕中期取脐血或羊水,孕晚期取脐血;对羊水细胞和绒毛组织进行原位培养,脐血进行血液学和血红蛋白分析,分别采用培养前后的组织或脐血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在154例胎儿中,检出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18例,检出率为11.69%;检出α地贫携带者75例,检出率为48.70%;检出缺失型HbH病9例,检出率为5.84%;检出正常胎儿50例,检出率为32.47%;检出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各1例。结论本研究描述了惠州市同型α地贫夫妇的胎儿α地贫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为制订本地区地贫的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惠州市同型β地贫夫妇的胎儿地贫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方法 116对夫妇均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者,在孕早期取胎儿绒毛组织,孕中期取脐血或羊水,孕晚期取脐血;对羊水细胞和绒毛组织进行原位培养,脐血进行血液学和血红蛋白分析,分别采用培养前后的组织或脐血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116例胎儿中检出重型β-地中海贫血胎儿27例(23.28%);检出地贫携带者56例(48.28%)。共检出11种突变基因,21种基因型,居前4位的依次是:CD41-42(26.51%)(22/27+56)、IVS-Ⅱ-654(14.46%)(12/27+56)、CD-28(10.84%)(9/27+56),CD17(6.02%)(5/27+56);其中,单突变杂合子9种,56例(67.47%)(56/27+56),双突变杂合子10种,24例(28.92%)(24/27+56),突变纯合子2种,3例(3.61%)(3/27+56),另外,检出少见位点突变CD14-15和CD41-42/43各1例。结论本研究描述了惠州市同型β地贫夫妇的胎儿地贫的发生率和基因突变谱,为制订本地区地贫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