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小儿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20例小儿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tch1、Notch2、Notch3、Notch4以及Notch的配体Jagged1、Jagged2、DLL1(Delta-like1)、DLL3(Delta-like3)、DLL4(Delta-like4)的表达。结果小儿哮喘患者PBMC中的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Delt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otch2、Notch4、Delta3和Delta4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两者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在小儿哮喘发病过程中有显著改变,可能参与小儿哮喘的发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AS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ytometric beadarray,CBA)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A的水平。结果 AS组TH1和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而TH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IL-2、IL-6、TNF和IFN-γ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但IL-4、IL-10和IL-17A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AS患者TH细胞亚群失衡,表现为TH1和TH17细胞比例及IFN-γ、TNF、IL-2和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2013年2—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6~72(64.8±7.6)岁,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稳定组54例、不稳定组44例,另取无斑块的对照组48例,对三组颈动脉斑块、CRP、Hcy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CRP、He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748,P<0.05),且Hcy相关性高于CRP。结论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F、Hey呈正相关,CRP、Hcy对判断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011—2013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规范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2013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6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抗菌药物科室分布、使用品种、联合用药、销售金额、使用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调查的648例病例中,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所占比例最高,同时治疗类药物的使用大于预防类药物。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明显,占到总数的20%左右,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物时,药物多为一线药物,价格较高。2011—2013年头孢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DDDc均排在最前面,表明头孢类药物使用率高。结论 2011—2013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部分科室、部分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屈振东  宛传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1):1377-1378,1380
目的分析常熟地区呼吸病房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常熟地区3家市级医院呼吸病房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率前5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5.3%)、铜绿假单胞菌(22.1%)、鲍曼不动杆菌(17.7%)、阴沟肠杆菌(10.1%)和大肠埃希菌(7.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21.4%和58.3%。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常熟地区呼吸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较强,必须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那种方式采集的血更适合用来做血常规检测。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11月在该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规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检验。检测项目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分别对两组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并对静脉血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检测发现,末梢血检测重复性不如静脉血。静脉血和末梢血的WBC、RBC、HGB及PLT的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后3h内,静脉血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后,PLT值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WBC、RBC、HG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且末梢血没有静脉血稳定,建议临床上还是应该尽量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对于判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顸后的价值及其作为患者停药指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市属三家医院治疗的264例Graves病患者,将其分为未治疗组(57例)、治疗控制组(53例)、治疗未控制组(46例)、停药复发组(49例)、停药未复发组(59例),另选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平均TRAb值,比较其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TRAb平均水平为(1.49±0.31)IU/L,未治疗组为(34.87±5.38)IU/L,治疗控制组为(7.63±1.32)IU/L,治疗未控制组为(20.01±4.28)IU/L,停药复发组为(27.02±4.14)IU/L,停药未复发组为(2.38±0.41)。除停药未复发组以外,其他各组平均TRA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未控制组平均TRA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控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复发组的平均TRAb水平显著高于停药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RAb是评价Graves病控制情况和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TRAb降至正常水平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停药的指征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细胞学实验观察3种姜黄素单体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强度和机制.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Annexin Ⅴ-FITC双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实验观察3种姜黄素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变化,采用 Western blot实验分析3种姜黄素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周期蛋白D表达的影响.结果 (1)3种姜黄素均可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而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存在时间与剂量效应,以姜黄素Ⅲ抑制效果最强.(2)3种姜黄素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生长的调控信号、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表达量致使肝癌细胞停滞于G1/S期.结论 3种姜黄素均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周期蛋白D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具有很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预后评价.方法 选取初诊诊断为PBC的患者37例、体检健康者50例,并收集基本临床资料.用ELISA法测定血清sB7-H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