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54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常通过急性发作的形式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哮喘的发病机制大致可分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与神经调节机制,而炎症进展与神经调节亦可相互影响,进而共同参与疾病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呼吸道神经肽网相关研究的不断丰富,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免疫-炎症机制转向神经调节机制。而穴位疗法作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之一,可有效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本文以新兴的神经受体失衡学说为基础,探索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神经分子机制,认为穴位疗法可精准作用于气道相关神经,双向调节相关神经分子的释放与表达,从而控制哮喘发作,在缓解患者病痛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近年临床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方剂,筛选整理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8个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处方,分析中药频次、提取高频中药及核心中药组合,并获得新处方9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得出临证中肉芽肿性乳腺炎往往分期论治的组方规律,即肿块期温阳散结,脓肿期清解热毒、托脓外出,迁延期益气扶正、托里透脓。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溃疡性结肠炎相关GSE、GPL文件,以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潜在疾病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分别检索四逆散中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的化合物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有效成分,并查找其对应靶点;将药物靶点基因与疾病差异基因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调控网络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共得到差异基因910个,四逆散中有效成分144种,对应的靶基因239个;PPI核心网络共40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核仁磷酸蛋白(NPM1)、热休克蛋白8(HSPA8)、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泛素C(UBC)、含缬酪肽蛋白(VCP)等;GO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源分子的反应、白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等。结论:四逆散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作用于NPM1、HSPA8、YWHAZ、UBC、VCP等靶点,调控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相似文献   
35.
通过跟随恩师齐向华教授临证学习,认识到脉诊在指导辨证用药、追寻疾病的病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应该在临证诊疗中进一步强化脉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正>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代谢起源的相互关联危险因素的集合,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以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文高教授治疗代谢综合征经验丰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比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7月1日收录的有关美金刚、多奈哌齐分别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偏倚风险,并收集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变化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总计1219名患者,其中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组610例、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组6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在改善MMSE评分、改善MoCA评分、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均优于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对比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美金刚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多奈哌齐,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卒中等多种致命疾病的病理基础。自噬是一种保护性的细胞内过程,通过控制蛋白质质量起到保持细胞稳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AS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天然产物,如槲皮素、山奈酚、姜黄素、丹参酚酸B和小檗碱等,具有靶向自噬治疗AS的潜力。本综述总结了天然产物靶向自噬治疗AS的分子机制,包括诱导内皮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巨噬细胞自噬抑制脂质积累以及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减少凋亡等,涉及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c-Jun氨基端激酶信号通路和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信号通路等,以期为AS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患病人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从事糖尿病及其脑梗死并发症研究多年,基于自身开创的血浊理论,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脑梗死有着“脾虚致浊为始,瘀损脑络为终,血液浊化停滞成瘀为枢纽”的病机演变规律。同时,王新陆教授依照疾病特点,归纳总结出该病治疗当以围绕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健脾益气、清热滋阴、化瘀通络等治法,疗效甚验,这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胸痹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痰浊内阻、瘀血痹阻、情志所伤、阴阳气血亏虚,以气虚血瘀型为主,宜益气养阴,祛瘀止痛,自拟胸痹2号方,临床疗效好,花费少,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