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掌侧入路组(采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n=38)与Henry入路组(采用传统Henr...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参芪养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芪养心颗粒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衰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积分及心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成52例,对照组完成55例;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为7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衰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0.00%,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5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积分及心脏彩超疗效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参芪养心颗粒可以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参芪养心颗粒可以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自拟心康方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自拟心康方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峰明显降低,E/A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耐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康方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 探讨活动分析联合沙盘及康复锻炼对脑出血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救治的98例脑出血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活动分析联合沙盘及康复锻炼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康复锻炼治疗.治疗2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香港职业治疗协会提供的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评估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2.13±3.12)分、(56.23±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1±2.91)分、(48.65±4.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评分分别为(9.65±1.02)分、(16.25±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2±2.11)分、(22.23±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分析联合沙盘及康复锻炼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金桑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2016年1—5月,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桑颗粒处方中连翘及黄芩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金桑颗粒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以依利特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设置1.0 mL/min;柱温设置30℃.结果 连翘及黄芩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可作为定性鉴别.黄芩苷在0.0673~0.1570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571 X+0.081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72%,RSD=0.35%(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可作为金桑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行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根据术中不同体位分为2组,其中侧卧位45例,仰卧位(支架辅助下)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患肢、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 d,1、2周,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1、2周及1、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8.31±2.2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部位、年龄、BMI、术前VAS、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侧卧位组(P<0.05);术中、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术中和术后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P=0.066);侧卧位组术中和术后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术后1 d,1、2周,1个月VAS低于侧卧位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侧卧位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支架辅助下)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侧卧位术式相比,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下地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且术中髋臼杯位置判断误差小,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在6个月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交通及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和致伤残、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重型颅脑损伤约占 2 0 %,死亡率极高 ,甚达 36%,是救治的重点。[1] 我院于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37例 ,现对其救治与死亡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 10 2例 ,女性 35例 ,年龄 5个月~ 78岁 ,平均 35.4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 1~ 2 4小时 ,平均 6小时 ;致伤原因 :车祸伤 83例 ,打击伤 (砸伤、撞击伤 ) 34例 ,坠落伤 2 0例。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全部病例入院时按 GCS评分 ,3~ 5分 4 9例 ,5~ 8…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早期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符合标准的脑动脉瘤共42例,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术后1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ADL)评分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动脉瘤早期介入治疗应用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