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68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胃癌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及其营养支持现状,为规范化营养支持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150例胃癌住院患者术前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简表评估其术前营养风险状况。检测患者入院第1~2天和术后第7~10天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以及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150例胃癌患者中,术前有营养不良者72例(占48%),无营养不良者78例(占52%);有营养风险者81例(54%),其中采取营养支持者66例(81.48%),无营养风险者69例(46%),其中采取营养支持者57例(82.61%)。患者术后营养指标除血红蛋白及血清前清蛋白外其他营养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有营养风险者比例较高,临床医生对其营养支持不够规范,需采取规范的临床营养风险评估和基于证据的临床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9,(9):1251-1255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细胞色素P_(450)(CYP)酶的亚型CYP3A4、CYP2C8和CYP3A5的基因多态性与羟氯喹不良反应、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为羟氯喹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因长期(>6个月)服用羟氯喹(日剂量为200~400 mg)出现不良反应的77例AID患者,收集患者信息、血样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不良反应发生部位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眼部正常组和眼部异常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羟氯喹全血药物浓度,MassARRAY系统检测患者CYP3A4、CYP2C8和CYP3A5的基因型,通过χ~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羟氯喹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羟氯喹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CYP3A5 rs4646453位点在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异常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中CC基因型较AA+AC基因型的发生率高;CYP2C8 rs10882526位点在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患者中等位基因G较等位基因A的发生率高,AG基因型较AA基因型的发生率高。77例AID患者CYP3A4、CYP2C8和CYP3A5的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在亚组分析时,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CYP2C8 rs10882521的GT、GG和TT基因型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514.1、735.3、785.9 ng/mL,其中GG和TT基因型明显高于GT基因型(P<0.05)。结论:AID患者携带CYP3A5 rs4646453 CC基因型服用羟氯喹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携带CYP2C8 rs10882526位点的等位基因G和AG基因型服用羟氯喹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SLE患者服用相同剂量羟氯喹,携带CYP2C8 rs10882521 GT基因型较其他基因型患者血药浓度低。  相似文献   
13.
鬼针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现代药学研究发现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药理活性,临床用于肝炎、风湿等疾病。黄酮类是其主要活性部位,从鬼针草中提取的鬼针草总黄酮(TFB)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其中一些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明确鬼针草中黄酮类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该文就近年来鬼针草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培培  许元宝  余维  朱猛  夏玉环 《安徽医药》2015,36(10):1276-1278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组建品管圈,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和实施改善措施。结果 排药差错由活动前平均每日1.47次降低到活动后的0.71次,达标率1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差错,提高了排药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成利娟  葛朝亮  杨翠  刘铭  许杜娟 《安徽医药》2015,19(10):1849-1852
目的:观察小麦胚芽油(wheat germ oil,WGO)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抗 AS 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连续高脂乳剂灌胃4周,制作 AS 大鼠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 WGO 8周;HE 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主动脉弓病理形态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2, PGI2)、血栓素 A2(Thromboxane 2,TXA2)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含量。结果2.0 g·kg -1的 WGO 能明显改善 AS大鼠主动脉弓的病理状态,基本恢复正常状态;与模型组比较,1.0、2.0 g·kg -1 WGO 均可显著提高 AS 大鼠血清中 PGI2含量,明显降低 TXA2、ET-1水平(P <0.05)。结论WGO 能明显改善 AS 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小麦胚芽油具有良好的调节 PGI2、TXA2平衡,抑制血栓形成,修复内皮损伤以及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12):1719-1721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专业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确保实习阶段的顺利开展。方法:分析药学专业实习大纲的要求和专业特点,在专业知识、管理制度、考核评价等方面确定针对性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并使之适合后续的考核评估。结果:我院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医疗卫生机构药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岗前培训内容,结合带教指导老师责任制度,使实习生在劳动纪律、实习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提高。结论: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能使实习生尽快进入实习角色,对确保后续实习工作和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TQHXD)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与给药时间、剂量的关系及其对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分为TQHXD高、中、低剂量组(12.04,6.02,3.01 g·kg-1)、阳性药尼麦角林(6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通过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通窍活血汤12.04,6.02,3.01 g·kg-1及阳性药尼麦角林(6 mg·kg-1),每日1次,共31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Ach E和Ch A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14,21,28 d后,TQHXD 12.04,6.02,3.01 g·kg-1能显著减少VD大鼠逃避潜伏期(EL)和平台所在象限游动的距离,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其结果与给药时间及剂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并能提高海马组织中Ch AT的含量和降低Ach E的含量(P<0.05或0.01)。结论:通窍活血汤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Ach E的含量降低和Ch AT的含量升高可能是促进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恢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7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对于单臂试验采用StataSE 11.0软件合并效应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6篇为紫杉醇脂质体(研究组)与紫杉醇(对照组)的RCT,另外7篇为紫杉醇脂质体单臂试验,共有患者713例。单臂试验中,研究组的合并客观缓解率为46%,95%CI(0.40,0.52);RCT中,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当[RR=1.08,95%CI(0.87,1.35),P=0.50],但研究组的呼吸困难、肌肉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在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类似,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以传统汤剂为基准,比较山茱萸中药饮片与市售配方颗粒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收集8批合格的山茱萸饮片和A、B、C 3个厂家的配方颗粒各5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山茱萸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中莫诺苷、马钱苷的含量,并计算总含量转移率、出膏率。结果:8批山茱萸传统汤剂的指标性成分总含量均值、转移率均值、出膏率均值分别为2.09%,80.3%,68.7%;3个厂家的配方颗粒指标性成分总含量在0.24%~0.57%之间,理论转移率在20.2%~47.3%之间,出膏率在16.7%~30.0%之间。结论:山茱萸配方颗粒的含量、转移率、出膏率测定结果远低于传统汤剂,二者不具有质量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