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0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43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43例患者在临时起搏器保证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安置时心脏起搏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早期开展的 37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进行了分析。结果 PBMV的成功率为 94 5 9%。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平均左房压由术前的 (3 37± 0 85 )kPa ,降至 (1 5 0± 0 78)kPa(P <0 0 1) ;平均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 (1 0 3± 0 2 6 )cm2 增至(2 0 9± 0 38)cm2 (P <0 0 0 1) ;平均左房大小由术前 (4 6 5 0± 7 5 1)mm减至 (37 12± 6 2 1)mm(P <0 0 5 )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仅 1例发生有症状的急性心包填塞 ,经紧急心包穿刺抽血减压后治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BMV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好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3.
孟桂平  任春霞 《安徽医药》2010,14(9):1092-1093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12月的冠脉介入诊疗3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的347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全程护理有助于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冠状动脉无创性成像技术是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重要筛选检查之一,目前临床冠状动脉CT阴性预测值价值较为认可,但在临床实践中亦发现存在假阴性,尤其是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  相似文献   
35.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静脉泵入,3 min后静脉推注99mTc-MBI925 MBq,90 min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如果发现心肌显像异常,次日再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21~85(63.3±14.8)岁,男90例,女44例,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109例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25例正常,诊断阳性率达81.3%。12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狭窄的患者行PCI,前后复查腺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64-SCTCA)对钙化及非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与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比较,两者进行一致性分析。方法搜集67例患者64-SCTCA及近期CCA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扫描结果将冠状动脉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按管径无狭窄,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1%~75%),重度狭窄或闭塞(76%~100%)4个等级分别比较两组的64-SCTCA与CCA评估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统计学分析采用Kappa评价方法。结果67例患者共评价分析冠状动脉804段血管,其中非钙化组冠状动脉714段,钙化组冠状动脉90段;在非钙化组64SCTCA和CCA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0.643,二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一致性好;在钙化组64-SCTCA和CCA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0.145,二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一致性差,有55(55/90)段钙化冠状动脉血管64-SCTCA评估狭窄程度高于CCA。结论64-SCTCA对非钙化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显示准确性高,对管壁斑块显示好;对有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与CCA的一致性差,64-SCTCA常常会高估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37.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31例Ⅱ孔型 ASD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右房面积,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间、P波最小时间,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术后 3个月右室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右房面积、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P波最小时间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ASD封堵术恢复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同时,改善心房电活动,有效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8.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和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与血压高低、靶器官损害程度和血压节律异常有关,可能成为反映高血压内皮功能不全的一个新指标。一些药物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  相似文献   
39.
健康人心率变异时域法正常值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了解国人心率变异(HRV)时域法指标正常值,检测1524例17—94岁健康人24h动态心电图,分析HRV时域法5项指标。结果显示:(1)SDNN、SDANN、SDNN_(Index),rMSSD和PNN_(50)均值分别为127±33、116±32、49±14、29±12(ms)和8±9%,与国内研究一致。(2)HRV时域法各指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r=0.30——0.48,P<0.0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HRV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男性SDNN、SDANN和SDNN_Index大于女性(P<0.05),而rMSSD和PNN_(50)小于女性(P<0.05)。SnNN、SDANN、SDNN_(Index)和rMSSD单侧下限值分别为73、64、26和9ms,PNN_(50)呈偏态分布,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40.
斑块的易损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而斑块内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易损斑块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红细胞膜脂质可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使斑块从稳定发展为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