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建立门诊药房药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药品配送信息化。方法设计药品配送信息化流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订解决方案。结果建立了药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门诊药房与药品配送商之间药品数据的信息化传递。结论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我院急诊的用药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急诊药品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药品销售金额比2005年下降3.51%,而2007年药品销售金额比2006年上升27.34%,3年中各类药品金额排序基本同步。结论:我院急诊药品应用基本合理、规范,增长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33.
第2代抗组胺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珽  吴逢波  杨梅  唐尧 《中国药房》2007,18(35):2776-2778
目的:分析第2代抗组胺药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86~2006年国内文献库收载的第2代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资料,得到符合标准的病例128例,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不良反应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128例ADR报告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不良反应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多(38例,占29.69%),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例,占28.13%)和全身性损害(20例,占15.63%);不良反应预后较好。结论:患者的性别、体质、合并用药等因素均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临床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4.
张蕊  陈泽莲  唐尧  李健 《中国药业》2007,16(15):40-40
患者男,23岁,已婚。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乏力明显,后自觉症状加重入我院门诊治疗,B超示“中量腹水,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于2007年3月31日入感染科住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见腹部丰满,全腹轻微压痛及反跳痛,胸片示右肺上叶前段2cm大小结节影,腹腔积液脱落细胞查见少量核异质细胞。考虑诊断为多浆膜腔积液,结核可能性大,肿瘤待排。予以保肝、利尿、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一种合理可行的药历模式。方法: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并建立规范化的以药物治疗为主线的药历,逐步培养药师的临床思维。结果:初步建立了适合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规范化药历。结论:以药物治疗为主线的药历有利于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培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36.
在胸心血管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在胸心血管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在胸心血管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发挥药学特长。在胸心血管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取得重要成绩。结论:临床药师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工作,提高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7.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逢波  徐珽  陈泽莲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4):1093-109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出院发生股静脉血栓1例,牙龈出血11例,泌尿系出血3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5d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控制INR值在1.5~2.0之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抗凝效果,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8.
PPD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瑜  吴逢波  代国友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42-942,945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主要以呼吸道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对象筛选、质量检测及临床辅助诊断等方面。目前国内均已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使结核菌素的效价更稳定,反应更具特异性。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文献报道PPD试验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亦随之增加,本文就1990-2005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PPD试验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了解PPD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以期提高警戒,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马音  李天平  杨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20-1721
薄层色谱法是中药鉴别、中药成方制剂质量标准主要的研究和控制手段之一.其研究质量对中药成方制剂新药项目的质量标准意义十分重要。有时甚至决定着项目的开发质量与命运。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中药薄层色谱法研究的方法与程序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方法及生物学特征,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及利用其实验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儿童骨髓离心初步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在α-MEM培养基中进行无分化培养12代进一步纯化扩增,加入预诱导液、诱导液进行定向诱导分化,逐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神经丝蛋白β-tublin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定性检测,观察其表达情况;并采用RT-PCR技术对不同时段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 B(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B,Trk B)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用上述两种技术手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验证和初步探索BSMCs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组织样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骨髓间质干细胞经过7d体外诱导,大约有35%的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形态逐步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神经样的细胞,在诱导后30min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抗原、7d时分别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β-tublinⅢ抗原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抗原。RT-PCR检测结果也表明,被诱导后5.5h在mRNA水平表达nestin,在6d时消失;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B mRNA在诱导5.5h、6d时均表达。结论经离心及12代传代初步分离纯化的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合适的诱导剂作用下体外可定向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或探索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提供基础和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