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9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6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658篇
中国医学   58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81.
宋诚挚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35-1936
宋金元时期.药学继隋唐五代之后有新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本草著述的增多,如《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政和本草》、《日华子诸家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宝庆本草折衷》等。而金元时期,以私家本草占主流,如张元素的《珍珠囊》、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李杲的《用药法象》、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等。其次表现在本草内容上,学术观点鲜明,探讨争鸣出现.新说叠出,推动了本草学的繁荣。宋代朝廷除了重视本草著述的编著外,同时还编著了一系列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从这些较有代表性著作中,可以分析这一时期柴胡的功效与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2.
灯盏花素心血管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该文介绍了近10年灯盏花素心血管方面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3.
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是药剂学设计的重点。现就近年来微粉化技术、环糊精包含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等传统技术和其它一些新方法对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正交设计优选超声波提取刺玫果中总鞣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超声波提取剌玫果总鞣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本试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刺玫果总鞣质,用正交设计L_9(3~4)表优选超声提取的条件,采用干酪素法测定总鞣质含量。结果: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刺玫果粉末过100目筛、8倍溶剂量、提取功率400瓦、提取时间1h。测得刺玫果中总鞣质平均含量为2.467%。结论:超声波提取刺玫果中总鞣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指纹图谱在制订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有关中药注射剂研究需采用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标志着酝酿已久的中药质量管理新标准——中药指纹图谱已正式启动了。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点,能很好地体现中药制剂的均一性,将促进更多的人理解和使用中药及其制剂。  相似文献   
86.
金哲雄  刘宁 《黑龙江医药》2007,20(4):363-363
本文介绍了当前对刺莓果中鞣质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情况,将传统认为是"废弃物质"的鞣质类成分在抗肿瘤和癌变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7.
青龙衣药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泊  张翠  刘颖 《上海医药》2007,28(3):120-122
青龙衣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楸(Jugland mandshurica Maxim)和胡桃(Juglans regial)的未成熟外果皮。自《山东中草药手册》称之为“青龙衣”后,现多延用此名称。青龙衣苦、涩、平,古代多篇文献记载了其药用价值:《方脉正宗》载“治水痢不止:青胡桃皮一两捣碎,铁锅内微炒,再捣细,每早服三钱,白汤下”;《救急方》载“治疠疡:青胡桃皮,捣之,  相似文献   
88.
季宇彬  李连闯  于蕾 《中草药》2007,38(4):573-575
目的通过体内骨髓细胞实验,探讨槟榔碱对DNA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O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内DNA和RNA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给予槟榔碱20、10、5mg/kg剂量的染毒组,骨髓细胞内RNA/DNA的荧光像素比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骨髓细胞周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G2/M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槟榔碱对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9.
刺五加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刺五加根、茎、叶原药材及总苷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整体分析.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结果 原药材谱图显示,根和茎谱图较为相似,主要体现在草酸钙和淀粉特征峰,而叶的草酸钙特征峰几乎消失,淀粉特征峰的峰形也变得不明显.总苷提取物的一维谱图显示根、茎、叶在1 602、1 514、1 452(苯环骨架振动)、1 271 cm-1(=C-O)附近均有特征吸收,因此,推测3者共有的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二阶导数谱图给出叶在1 656 cm-1(黄酮的C=O)附近特征峰明显强于根和茎,说明叶中黄酮类成分高于根和茎.二维谱图在1 350~1 700 cm-1波段根和茎均体现苯环骨架振动的5个自动峰1 636、1 600、1 521、1 462、1 453 cm-1,叶除了苯环骨架振动峰外还出现1 656 cm-1黄酮类成分的C=O振动,进一步证实叶中黄酮类成分高于根和茎.结论 初步建立了刺五加的宏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宏观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0.
骨髓抑制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抑制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疾病,为了更好的研究缓解骨髓抑制的药物,良好的骨髓抑制模型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参阅近年来大量文献,阐述了复制骨髓抑制模型的各种方法、特点以及模型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